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推动省级乡村运营示范县(区)建设,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4-05-09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张大林           

  一、案由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广东乡村振兴重难点问题。在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再次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坚持辩证思维,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023年,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施发展,广东省农村经济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农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发展亟需专业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通过“乡村运营”方式发展广东省的乡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命题。

  二、分析

  (一)广东乡村振兴发展具备良好基础。近年来,广东省“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等“1+N”规划体系基本建立,“九大攻坚”行动梯次展开,驻镇帮镇扶村全面启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9亿元、增长9%,创34年来最高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6:1;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实现“三增”。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7%,创建美丽宜居村12214个、特色精品村1316个,建成5条省际廊道、91条美丽乡村风貌带和60多条美丽乡村精品带。广东有基础、有条件实现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

  (二)广东省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广东省乡村空间差异较大,68%的乡村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极不均衡,部分乡村产业基础尤其薄弱,人居环境整治短板较多,全省各地同步实现乡村振兴难度很大。其次,广东省乡村资源利用不充分,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尤其存在大量的村集体资产因为权证属性限制,流通性差、开发利用难度大。第三,乡村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亟待完善。一些地方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各类资源难以合理配置,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不高,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组织平台与抓手,影响了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杭州临安区模式分析。近年来,杭州市临安区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模式,激活市场力量振兴乡村,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搭建平台,公开招募市场化团队驻村运营,引导资金、科技进乡村,青年、乡贤回农村,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形成村集体出资源、市场出运营、政府出规则、“能人”出智慧、村民出力量的乡村振兴共同体,破解招商难、造血难、引才难、增收难问题,开辟农民农村共富新路径。截至2023年12月底,已有28个市场化运营团队进驻33个村落开展运营,运营商“以商招商”社会投资项目100多个,为本地村民增加就业岗位1500余个,实现旅游收入8.3亿元,村集体收入增加9000多万元,村民收入增加2800多万元。临安区的“乡村运营”模式探索给广东省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三、建议

  乡村运营是一种专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方式,对农村资源、产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整合与优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专业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实施科学规划、有效运作、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多元化、特色化和创新化。乡村运营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建议广东省发扬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精神,设立省级乡村运营示范县(区)。对标杭州临安区,筛选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聚集度高、产业发展好等基础条件优越的区域,如广州市增城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以乡村运营作为主要方式,在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集聚资源优势形成规模效应,集中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投入,打造省级乡村运营示范县(区),进一步向广东其他地区复制推广,以促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打造省级乡村运营示范县(区)具体措施如下:

  (一)提供政策支持。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资金投入、优化规章制度等,为乡村运营示范县(区)提供顶层政策支持。通过给予乡村规划、资源整合、专项资金扶持和优惠税收政策、强化土地改革综合措施、引导等激励举措,打造乡村优质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乡村,推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二)引导“能人”回乡。可以积极引导在外求学、创业成功的本地“能人”回乡创业、创新。通过提供创业补贴、创业培训、住房与子女教育优惠政策等特殊人才支持,吸引他们回乡,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强化市场主体角色。乡村运营示范县(区)应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乡村经济建设。区/镇街政府可以搭建平台,为优选乡村引入合作伙伴、招募运营商等方式开展乡村运营工作。乡村运营商以资金入股并承担日常费用,组建专门团队驻村办公,一方面创新运用资源调查、主题策划、线路设计等方法盘活乡村资源;另一方面通过业态打造、社会合作等“以商招商”吸引社会投资,整村化、系统化推进资源集约利用,让沉睡资产焕发生机。

  (四)村集体出资源。村集体招募运营商,与强村公司等村级经济组织签约成立合资运营公司盘活乡村沉睡资源,村集体以资源使用权进行合作,不干涉公司日常经营,乡村运营商则全面负责市场运作。政府在乡村运营示范县(区)需要完善村集体成员统一思想、统筹整合资源、收益分红、产业发展等内部工作机制,确保村级经济主体收储村民闲置资源使用权转让给运营商经营。

  (五)加强政府引导与服务。政府在乡村运营示范县(区)建设中起到引导和服务的作用。积极创造良好制度环境,引导各方遵循“游戏规则”。一是出台乡村运营导则,规范股份合作机制,完善运营商招募标准和流程,保护村民参与和决策权利;二是建立考核奖励办法,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运营商考核评估,对乡村运营主体给予资金补助;三是组建县(区)级乡村运营营销中心,“抱团作战”对外推广区域农文旅产品;四是实施专家问诊制度,定期带领专家进村走访,开具“问诊单”研提改进建议。

  我相信广东省可以借鉴临安乡村运营模式的成功经验,推动乡村运营示范县(区)的建设,“以点带面”开展乡村运营工作,有助于补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激活广东省乡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