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建立广东省《境外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建议

时间:2024-05-09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金嘉欣

  一、案由

  自2018年我省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来,我省的人才建设往“高精尖缺”纵深发展,通过简政放权,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和激发,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整体提升,人才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一步加深,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联合印发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1.0版)》的通知,支持和鼓励持有《目录》内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在京创新创业。经过两年升级优化,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于2023年再次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3.0版)》,提供国际专业人员来京便利服务、放开部分领域执业限制推进资格互认、建立证书查询验证服务渠道、完善《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为吸引急需紧缺专业人员来京工作,制定急需紧缺境外职业资格清单,持有清单内急需紧缺境外职业资格、与在京单位建立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还可享受以下便利化服务:如可对应具备相应系列(专业)副高级职称,并可作为申报本市正高级职称的条件;本市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对符合对应条件的人员按照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和聘任程序,择优聘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等。

  而上海也于2023年发布了《关于本市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清单项目持证人员提供便利保障服务及职称比照认定的通知》(沪人社专〔2023〕310号),为人才分类提供便利保障服务、支持持证人员认定职称、统一建立证书查验平台、积极出台行业配套政策、动态调整清单入选项目等。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实现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也给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粤港澳大湾区在行业融合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执业资格的互认、三地跨境执业及监管等,如果能积极推动大湾区行业规则对接、资格互认、为人才跨境职业提供便利条件等,将“碎片化”的专业服务进行重组赋能、统筹协调,特别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三地的信息、业务和人脉交流与共享,将会有力推进湾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放大产业集聚效应等。

  二、建议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建设工程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我省的人才高地建设提出了时代新要求,现就进一步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提出建议如下:建立广东省《境外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试点跨境人才职称评审渠道,积极拓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范围,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采用单项认可、考试、备案等方式支持跨境便利执业,加强跨境执业监管,优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和使用范围,为助力打造世界级营商环境,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