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4-05-08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王良

  一、事由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促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从201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国存续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共54356只,总规模14.32万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退出期一般为7至10年,目前2015年之后成立的基金已进入大规模退出阶段。近两年,国内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级市场(或称“S市场”)建设的探讨热度不减,各地支持政策陆续出台。2022年,北京和上海分别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试点设立区域性私募基金份额转让交易市场,并相应制定了国资基金转让基金份额的管理规定。2023年广州市发布《广州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提出大力培育私募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支持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开展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深圳在《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中均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级市场发展,2023年大湾区首个S基金联盟在深圳前海成立。

  根据执中数据,2017年以来我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加速上升,2022年交易405笔,交易金额1021.45亿元,政府资金成为S市场第一大卖方和买方。但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227笔,交易金额436.96亿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28.39%和37.69%。2023年前三季度二级市场交易量出现下降,一方面是我国S市场还不成熟,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另一方面,机构前几年大量投资导致手中剩余资金有限,同时来自政府端的资金量在下降,市场募资难度加大,存在“有心无力”的情况。

  目前我国仍处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建设初期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集中期,S市场交易量下降会对于政府和市场投资机构回收资金进行再投资造成阻碍,不利于私募股权市场可持续循环发展,对提升经济活跃度不利。广东省作为市场经济发达、科技创新领先的强省,应进一步加强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建设,打通科创投资大循环,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发展。

  二、建议

  (一)积极鼓励S市场各类专业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在粤发展。私募股权S市场交易存在尽调工作量大、估值难度高、业务流程复杂等特点,对参与机构的专业性要求高,我省应积极培育和引入专业从事S市场交易的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在粤发展。除本土机构外,可积极利用QFLP机制加快引入国际领先的S市场投资机构,促进国内市场发展。

  (二)发挥政府资金带动作用。建议我省积极鼓励通过财政资金或国资企业参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发挥政府资金对S市场的带动作用。一是S基金投资可以更快的实现基金变现,缩短资金回收周期。二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S基金底层项目成熟度、确定性更高,价格谈判空间较大,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投资收益。三是通过政府资金受让,可以让市场机构资金实现回笼,有利于扩大再投资,发挥多层级投资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

  (三)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企业IPO和并购市场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级市场交易是基金投资的中间阶段,以解决企业成长投资期长、基金到期、资金回笼等现实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终的良性循环,主要是通过企业IPO或者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建议我省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协同进一步做好对被投企业的赋能,在财税政策、人才招引、产学研平台对接、债权融资等各个方面加强支持,共同推动被投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持续优化各类政策,积极鼓励交易所、券商、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各类投资机构发挥协同效用,共同完善企业股权融资、股权交易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最终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实现更好发展。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