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范围内推动“长者饭堂”实现城乡全覆盖以及提高老年人就餐补贴的建议
黄山
“长者饭堂”是指民政部门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置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的场所。该项目是广州市自2016年率先开展的一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后经省民政厅逐步推广到全省有条件的地市开展。据了解,“长者饭堂”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已累计服务老年人1800万人次,并在全省设立了3431个“长者饭堂”用餐点。经本人实地调研,“长者饭堂”项目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工作日提供午餐服务,有条件的可提供早餐、晚餐服务和周末、节假日服务,有的“长者饭堂”甚至还实现了为行动不变的老人送餐上门的配送服务。
“长者饭堂”不仅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对整个社会实现老有所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如何解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广州作为全省首个创新实施“长者饭堂”工程的城市,共有“长者饭堂”1274家,占全省总数的37%,并率先实现了“长者饭堂”的城乡社区覆盖率达100%,基本形成“市中心城区10-15 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服务网络。老年人助餐配餐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得到活化利用,老年人健康饮食得到有效保障,交际圈、社会支持网得到拓展,精神状态和心态明显改善,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
广州所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了“长者饭堂”在关爱老年人方面的重要价值,也为其他城市实施该项目提供了经验借鉴。但从数据上看,除广州以外其余的2157家“长者饭堂”则分布在省内各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主要城市,这个数字离全省100%的城乡覆盖率显然还有一段距离。
为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政策,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长者饭堂”计划,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为各地提供政策指引和财政预算支持,并出台有效可行的考核措施,把“长者饭堂”的覆盖率纳入各地施政的考核指标。力争在2-3年内,实现“长者饭堂”在全省各地市实现城乡全面覆盖,为全省的老年人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指示精神,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此外,现在“长者饭堂”的经费来源,现时主要是采用六个“一点”的做法,即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志愿助一点,集体添一点。如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市级补贴为3元/餐,花都区户籍内的老人可额外享受1元/餐的补贴,市、区两级补贴合共4元/餐。目前,按照12元/餐的标准,减去市、区两级补贴,老年人每餐还需自费8元,享受两荤一素一汤的菜式。但随着物价上涨,要确保食材新鲜、来源正规,且根据老年人身体特点、饮食习惯和时令季节变化,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味美可口,并对糖尿病人等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餐饮服务,12元/餐的标准难以满足老人刚性用餐需求,公益性长者饭堂普遍存在收支不平衡及难以持续运营的困难。
因此,为切实提升长者饭堂的社会价值和服务能力,促进长者饭堂健康发展,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聚焦老年人吃饭问题,在财政经费不贴上,适当提高老年人就餐、送餐和长者饭堂运营补贴标准,让老人家自己少付一点,让生活在广东的老人家能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晚年”,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得上、吃得起、吃得好,使长者饭堂成为社区老年人健康养老、休闲社交的温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