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加快贯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建议

时间:2024-05-08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陈松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提出,提升创新驱动力,发挥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优势和高新区重要平台载体作用,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机制,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和高标准保护,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当前,东莞市正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不断擦亮“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其中,既有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亦有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推动新兴产业能级跃升,以更好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

  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各地政府以及我市虽投入重金开展科研工作,但成果大多停留在论文纸面,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不畅、科技服务整合能力不强等困难,面临产品应用泛化性不足、场景建设能力不够、盈利模式不清晰、产业生态链难以闭环等问题仍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诸多“拦路虎”,为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增添了不少困难。

  当前,我市正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科技创新活跃,制造业基础雄厚,加快贯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工作,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推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效能,对持续推进区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科技创新对培育新动能的赋能和支撑,着力打造科创制造强市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建议:

  一、推动建设一批细分行业“概念验证中心”,助力更多科创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做法,结合东莞的产业导向和产业基础,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着力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应用的专业人员,加快谋划布局一批东莞细分行业概念验证中心,从概念验证平台建设、科技项目募集、概念验证项目支持、概念验证基金设立等方面展开布局,构建科技成果评估、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等概念验证服务体系,助力各类科技成果走出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二、推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度介入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在专利、商标、著作等领域的优势,推动其深度介入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科创团队提供产业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以及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等多项专业服务。一是可大大提高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效率,针对特定技术需求或特定技术主题可快速进行科技成果收集,精准匹配技术供需双方,对接优质资源;二是通过专利申请布局保护科技成果,确保企业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形成市场壁垒,防止他人抄袭和侵权,从而为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三、推动搭建工程化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做法,结合产业特点和具体需求,搭建相关行业领域的涵盖设计、加工、测试与检验等功能的工程化平台,并结合具体需要配备专业化工程技术队伍。工程化平台主要将经过原理验证的技术或样机通过二次开发、优化设计,并通过提供市场数据调研、标准化产线设计、产业人才培训、生产基地供需对接等服务,将科创成果转化成功能完善、性能优良、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为科技成果的放大实验和工程化提供技术保障,有效降低产业化风险,高端工程化技术服务特色显著。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