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沿海地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议
岑坚
广东大陆海岸线为3368千米,海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理应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方面有更大作为。水产养殖与畜禽养殖相比,畜禽生产每100克蛋白,需要土地面积是水产养殖的28倍,在养殖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方面,畜禽养殖是水产养殖的12倍。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既能提高海域的鱼类产量,还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必然发展趋势。
2023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我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海水鱼苗产量全国第一,水产饲料总产值全国第二,海水养殖总面积全国第四,海水养殖鱼类与甲壳类产量全国第一。我省在海洋牧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海洋牧场实现现代化还有一些距离,存在着建设资金投入大、产业融合度偏低、冷链物流费用高等问题。为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议省政府:
(一)以财政投入为引导,构建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大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扶持力度,设立广东省海洋牧场建设专项资金,建立健全海洋牧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加大企业融资扶持力度,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让更多的银行、保险公司在水产品、网箱财产、人身意外、仓储物流、深加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保险保障。
(二)以多元融合为方式,建立独具特色的海洋牧场产业链。根据产业现状和基础,充分挖掘海岛和岸线资源,强化用海用地支持,策划落地一批海洋牧场产业项目,依托一产,拉动二产,撬动三产,开展鱼虾蟹贝等特色良种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互联网+销售、滨海度假、海岛旅游、休闲海钓、科教培训、文化传播、数字装备等建设,研发特色产业技术,培育和建设典型海洋牧场,形成“一场多产”的特色海洋牧场产业链格局。一方面,大力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做大做强对虾、金鲳鱼、罗非鱼等水产品加工,重点推进鱼虾精深加工业发展,鼓励企业研发精深加工产品,不断提鱼虾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沿海休闲渔业发展潜力,结合深远海养殖网箱研发制造强劲发展势头,探索利用已建成的桁架式网箱发展海上垂钓业,逐步开发利用海洋牧场旅游资源功能。同时,重点支持湛江市开展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谋划建设雷州市流沙港为龙头,集渔船停泊、鱼货交易、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渔港经济区,进一步整合渔业资源,打造现代海洋渔业融合发展综合体。
(三)大力扶持冷链物流行业,降低冷链物流费用。粤西地区冷链物流费用普遍较高,尤其是湛江。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湛江发往全国各地的运费是全省最高的城市,这与湛江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不匹配。因此,从省层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现有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各环节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降低冷链物流费用,是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基础。
(四)加快建设沿海公路,提升沿海地区交通运输能力。湛江地处粤西沿海,海岸线长度1243.7公里,占全省的30%,为全省沿海公路建设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建议加快完善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以湛江为起点先行规划建设一条连续贯通、高效绿色、安全可靠的沿海公路,加快我省沿海地区的经济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