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持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梁国安
为了做好新会陈皮“土特产”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文件精神,以及省委“1310”具体部署,针对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现就统筹协调农业产业布局和耕地占补平衡,保障陈皮产业发展事项,提出有关建议。
一、主要背景
新会陈皮是江门市新会区的“土特产”。新会区将新会陈皮产业发展作为做深做实广东省“土特产”大文章,全力打造“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增长极,促进富民强村的重要切入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深化品牌创建、道地保护、产业培育,推动新会陈皮三产深度融合,全力做好新会陈皮“土特产”大文章。2022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90亿元,带动全区7万人就业,实现人均增收约2.2万元。
二、发展现状
新会柑是新会陈皮唯一原材料,新会区新会柑种植面积14.3万亩,新会柑鲜果产量14.75万吨,产出新会柑皮约7350吨。已形成药、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类35细类100余品种的系列产品规模。全区新会陈皮行业注册登记商户3972家,商标品牌有效注册量1959件,办理税务登记1792户。10家市级以上产业龙头企业,取得SC认证的加工企业280多家,35家企业46个产品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3家企业17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6家企业6个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13家企业13个产品取得无公害认证,98家企业获GAP种植基地认证。2022年陈皮行业纳税8800万元。连续多年实现年撬动社会投资超15亿、对三农贡献超15亿、陈皮种植户均增收超7万元、人均增收超2.2万元,全年带动区内7万人就业(全国超30万人就业)。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正式入选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东省新会区陈皮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新会陈皮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首位。2022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90亿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耕地“非粮化”政策的出台,基本农田及一般耕地需满足粮食种植任务,耕地上原有种植的新会柑面临复种粮食的需要。
二是利用商品林地种植新会柑,按照国土年度变更调查细则,相关林地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中将转变为园地,影响国家对新会区森林面积、覆盖率和蓄积量等指标考核。
在以上政策背景下,新会柑种植面积难以稳定,影响新会陈皮原材料的供应和产业发展。
四、有关建议
(一)统筹协调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全省农业发展大局,构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宜的耕地保护布局。针对各地区域农业优势、粮食特色、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完善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耕地使用平衡制度,合理统筹规划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林果业农业生产种植区布局,确保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相统一。
(二)统筹耕地占补平衡,保障产业发展。探索试行有特色种植需求或建设发展需要的地区,向粮食主产区或者具备开源挖潜能力的地区置换耕地指标。其中,指标置换方可向特色种植或者建设发展主体收取资金用于粮食种植补贴。
(三)支持基层开发利用低效鱼塘、缓坡林地,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制定支持政策,把商品林地种植新会柑作为小乔木更新树种,保证新会区森林面积、覆盖率和蓄积量等指标考核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