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杨志强
一、我省及华南地区石化行业和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根据我省“十四五”规划,绿色石化是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因此省工信厅和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共同发布了《广东省发展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该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省将迈入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行列,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 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省石化行业的发展保持了大项目崛起、大产业集群的良好势头,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原油加工和化工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形成了广州、惠州大亚湾、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大南海等五大炼化一体化基地,链主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发挥,同时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保型方向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我省石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华南地区,石化行业的发展势头也依然强劲,例如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已在今年开工建设,海南炼化也在积极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紧邻我省的中国石化北海炼化、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和中化泉州石化都是重要的规模化石化企业。
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石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但由于历史成因,我省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石化装备等重型装备制造业相对江浙地区较为薄弱,体量较大并在业内知名的企业只有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茂名重力石化装备股份公司等两三家企业。面对我省乃至华南地区石化行业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绿色高质量的发展需求,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难以相适应,迫切需要政策扶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我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年我省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之后还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制造业当家22条),成为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总“路线图”和“施工图”。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省相关文件精神,对推动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如下:
(一)做好政策顶层设计。建议组织我省有关部门和企业等,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研判政策、调研市场和充分沟通等,制订并出台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指导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在适应和满足行业需求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围绕石化装备制造业精准招商,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打造石化装备产业集群,形成我国石化装备研发基地。
(二)完善相应扶持政策。建议大力扶持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业随石化行业共同发展,其一是将“绿色石化装备”明确列入绿色石化领域中,予以同步扶持;其二在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目录中增加“卡脖子”石化装备相关章节,对实施国产化研制的企业予以扶持和奖励;其三根据石化装备研制的长周期性特点,放宽扶持时间范围,例如重大关键石化装备从设计、材料采购、制造研发、运输安装和装置稳定运行投产,整个周期往往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因此可以将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扶持时间范围从2年改为5年;最后根据国外石化行业的实际情况,降低部分政策要求,例如对于出口的首台套石化装备,存在第三方检测机构难以进入现场进行检测的情况,因此可以允许出口前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监造合格证明,连同用户意见来共同证明产品性能等。
(三)做好人才资源供给。建议完善我省人才引进政策,出台更多普惠性人才政策以吸引人才,石化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量专业性人才,还应当与省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四)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建议利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节能方向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转让、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我省石化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