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协同”, 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关于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协同”, 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张大林


  一、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战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健全支持制造业当家的资源要求配置新机制,以“链长+链主制”,制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1+N”政策措施。

  二、分析

  (一)广东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开展“亩均”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树立了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壮大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尽快打造若干5000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这些是广东制造业的产业优势,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新的5000亿元级、甚至万亿元级的新产业集群。

  (二)广东拥有制造业的全部31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其中15个规模为全国第一。纳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目录的近600类工业产品,广东生产涉及的产品有510余类,产品覆盖率超八成。庞大的、无可比拟的供应链体系,是广东制造业最大的优势。在经济、地缘政治、疫情等叠加因素影响下,全球产业链正在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出,中国产业链外迁和国际竞争力减弱的现象明显。尽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越南产业链还难于冲击到中国产业链,但其快速崛起将会慢慢形成竞争局面。

  (三)中国产业在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产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兴事件、华为被制裁等都充分说明了关键“卡脖子”环节问题。形成全球价值链是全球分工的必然趋势,是跨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国际价值链的协调、高效、安全发展是重中之重。

  三、建议

  充分发挥省一级政府的调控和保障职能,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发力,通过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三链协同”,推动我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我省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延伸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打造和完善。要推动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优化和提链、补链、强链,如新能源、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新材料、新技术、工业基础软件等。在产业全景图上发现上下游各环节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协助解决资金、政策指引、企业用地等难题,使产业链供应链更加优化和完善。推动地市(区县)之间打通堵点断点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应急能力和协同能力。

  (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美国及西方国家的“脱钩”威胁,要一体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一批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标志性产业链。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活力,加大力度提升好以我省自主的供应商组织的新的供应链体系。发挥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深度整合上下游要素资源,以点带线、以线扩面,使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更加安全、更加稳健。

  (三)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的外溢价值和定位。构建绿色低碳型产业体系,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需求方,组织我省最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服务于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推进全国一盘棋、全省一盘棋。聚集国内高端资源、要素,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先进技术、产业创新、联动孵化合作,实现我省最小成本组合的布局,提升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核心竞争力打造。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