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推进自然保护地绿色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关于推进自然保护地绿色发展、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束祖飞


  一、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共有十五个章节,其中以专章形式论述了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相关内容,即“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思想上,强调并巩固了“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理念上提出了“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统筹发展”等,在实施举措上明确了“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强调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是指引,理念是导向,举措是执行落地的具体方法,各自然保护地应全面贯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结合所在地实际生态环境与工作实际,科学、精准、创新地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且保护地的合理合规经营活动既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能带动周边社区受益。

  但根据代表在自然保护区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各自然保护地绿色发展工作目前面临以下三个基本难题:①引领性政策与纲要缺乏明确的执行标准和考核制度;②专业人才短缺,培养培训体系尚待建设;③专项资金保障不足,绿色创新发展潜力挖掘不足。

  二、建议

  (一)国际化理念与本土化实践。在借鉴国际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本土调研数据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借鉴,主要基于科研监测成果和自然教育业态来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

  (二)政策引导与专项资金保障。自然保护地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有相关政策明确地引导各自然保护区的绿色发展工作,从社会接受度高、需求量大的自然教育业态入手制定绿色发展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责任单,相关部门应设立自然保护地在绿色发展工作方面的专项资金或在现有资金中切块专项支持,对评选出的绿色发展工作绩效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进行奖励。

  (三)任务标准化与区域特色化。绿色发展工作建议以标准化任务清单的方式,让各自然保护地有据可依。除了政策中的规定动作,可鼓励各自然保护地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禀赋进行自选动作,创作具有乡土文化的系列产品和自然教育特色课程。各自然保护地的主要服务对象可考虑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与中小学生全覆盖,尤其将自然教育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确保达成全面公众教育的目标。

  (四)人才吸纳与管理。加强与科研院所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设立自然保护地绿色发展工作的专家库,成立自然保护地绿色发展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有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这种方式一是可弥补各保护地绿色发展工作人才的短缺,二是在一定时间内对各保护地绿色发展工作进行合理的监督与有效的考核。

  (五)设试点,勇创改。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广东共有各级各类型自然保护地1361处。考虑到直接对所有保护地用标准化任务清单的模式推动绿色发展不仅影响面太大且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标准可引用,可按生态系统类型和区位选择条件好的自然保护地进行“特许经营”项目试点,以这样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地及周边的原有经营活动进行业态升级和产业串联,探索全省保护地的绿色发展模式。对优选出来的自然保护地开展的特许经营活动,要鼓励按2017年以来中央关于保护地的文件指示创改,给出容错空间。

  (六)树典型、促发展。每年从特许经营项目试点单位中评选出在绿色发展工作方面突出的自然保护地,在如前所述对其进行资金奖励的同时,通过交流、培训和一对一帮扶模式等,使这方面的工作典型单位带动全省的自然保护地实践绿色发展。

  愿我们各自然保护地携手同行,通过“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来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出具有广东自然保护地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