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我省非遗保护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扶持力度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我省非遗保护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扶持力度的建议

黄海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反映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让非遗保护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背景与问题

  广东是非遗大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级非遗保护机构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有关要求,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弘扬优秀岭南文化、建设文化强省作贡献。本建议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并结合两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提出的。

  近年来,因为工作需要,笔者多次在广州、佛山、肇庆、清远、潮汕地区等地开展考察调研、文物征集和资料收集工作。在对省内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开展调研和资料搜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省内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16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3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数量已达837名。

  二是对于两办联合印发的《意见》,一方面,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对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感到欢欣鼓舞;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如何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感到困惑。年纪较大的传承人尤其如此,他们觉得创新是年轻人的事,不知道该如何将非遗传承与创造性、创新性联系起来。

  三是年轻一辈的非遗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历史源流了解,他们不知道非遗项目在历史上应该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特征是必须要保留和继承的。

  二、建议

  在非遗保护传承的两端分别联系着传统和现代,因此要践行《意见》,建议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研究非遗保护项目的历史和源流,做好历史资料收集和非遗档案整理,规范和提炼其保护核心和主要特征。

  二是梳理和研究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追求并与之紧密结合,让非遗保护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各级非遗机构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培育各种有代表性的范例供传承人参考,让传承人了解如何梳理和研究非遗项目的历史源流、现代价值。

  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2022年完成的“广绣传统图案研究与转化课题”可以作为一个成功范例进行推广。为更全面挖掘广绣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广绣传统图案的转化运用,提高广绣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广绣传承人、社会企业等开展课题研究,对广绣传统图案的品类、题材、针法、造型规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图案复绣和转化利用。他们通过活化博物馆藏品资源,在广绣国家级传承人许炽光的指导下,整理出227 种广绣传统图案,从中精选20 种传统图案,委托梁雪珍、陆柳卿、梁秀玲等广绣传承人以及广州绣品工艺厂复绣了20 件广绣并同步进行视频记录,同时委托专人剪辑21 个针法视频和20 个复绣视频。

  之后,广州市非遗中心开展广绣传统图案的转化运用,尝试将传统图案应用于空间装饰和生活用品,形成如盲盒、书签、冰箱贴、套杯、装饰画、奶茶杯、服饰配件、动态海报及静态壁纸等8 种(共52 款)落地产品,从而推动了广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后,课题组形成了1 篇广绣传统图案的课题研究报告,编印课题成果集,并拍摄完成一部关于整个课题开展过程记录和成果的宣传视频。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