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在广东省大力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关于在广东省大力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建议

  段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筑业要想实现高质量、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典型代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平面布置灵活、轻质高强、生产安装工业化程度高、绿色低碳、施工便捷等优势,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一、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和意义

  (一)钢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的背景。根据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左右、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0%左右,钢结构产业即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发达国家为例,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30%-40%,钢结构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重20%-30%,而我国的两项数据都只有5%-7%左右,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我们推广钢结构建筑也拥有良好的基础:

  1.经济基础。2022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3万美元,粗钢产量达到10.1亿吨,钢材品种、质量均满足钢结构行业发展的需要。

  2.市场基础。2022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突破29万亿元,钢结构建筑占比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来2600亿元的市场。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改造、新能源等“新基建”的应用上钢结构也具备广阔空间。

  3.技术基础。已初步形成有效的标准、规范体系,钢结构建筑综合技术目前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能够生产符合英标、美标、日标等国际认证的钢材和钢构件,且在材料、设计、加工、建造领域有一批领军人才。

  4.政策基础。“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绿色建筑发展成效显著,《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正式出台,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过 5 亿平方米,较“十二五”时期增长 5 倍多;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逐年递增,2020 年达 63%。“十四五”时期,广东省致力实现从“建筑业大省”迈向“建筑业强省”,实现从生产型建造向绿色型、智慧型、服务型建造转变,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30%,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100%。

  (二)进一步推广钢结构建筑的意义。

  1.贯彻新发展理念,助推“双碳”目标实现。钢结构建筑可大量减少混凝土用量,减少开山挖石、河砂开采,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钢结构建筑比传统建筑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可减少12%的能耗、39%的用水量、15%的碳排放、59%的粉尘排放、51%的建筑垃圾,且钢结构建筑拆除后的材料回收利用率可达70%,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藏钢于民。

  2.贴近民生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工期一般是传统建筑类型的1/3 —1/2。如,中国建筑仅用8天时间就建成3.39万平方米的武汉火神山应急医院,用10天时间建成7.99万平方米的武汉雷神山应急医院,用51天建成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和配套方舱设施,用3个半月的时间建成4.4万平方米的香港北大屿山永久医院。

  3.助力“一带一路”,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民生建筑缺口巨大,我们可以将钢产量转化为产业升级的钢构件和钢结构安装,提供大量优质钢结构,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分工,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4.引领行业升级,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强的工业化特征,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量降低手工操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的性能和品质,相比传统建筑,钢结构建筑有效使用面积可提高6%-8%左右,建筑自重下降可达40%。

  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东多举措推动建筑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要求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可以说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综合来看,广东省是“建筑大省”,离“建筑强省”还有差距,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一)政策执行不够有力。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和广东省均出台了一系列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政策,但是从推广力度和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太理想,还存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钢结构应用比例偏低的情况。例如,2021年广东全省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5682.77万平方米,占比为77.32%,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钢结构建筑1559.46万平方米,占比为21.2%,较2020年下降1.4个百分点,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二)产业基础仍然薄弱。在钢结构装配式领域的科技综合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企业研发实力及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社会对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防火、防腐、隔声性能以及耐久性、舒适性等还存在一定的质疑,导致钢结构建筑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

  (三)产业布局不够完善。我国钢铁业、建筑企业、设计单位、研发机构等各产业主体有效合作和协同发展不够,缺乏统一协调的“链长”,无法在产业链内开展有效合作,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与质量,不利于行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如钢铁企业与钢结构建筑企业缺少协同,尤其是轧制型材、高性能钢材(如耐候钢、高强钢等)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展缓慢。发达国家型钢和高强钢应用率在50%以上,我国轧制型钢等的应用率仅为10%左右。

  (四)技术体系仍有滞后。现行规范等技术标准仍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深圳国际酒店项目,采用了整体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广东省部分地区尚无相应的设计标准、规范。此外,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保温隔声性、防腐耐久性等技术领域缺乏配套的成型技术和研发、设计的高端复合人才。

  三、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聚焦产业升级,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尽快制定广东省钢结构装配式产业发展战略和关键未来技术发展路线图,完善未来产业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明确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区域布局、重点任务和监管要求等内容。同时,可充分利用土地、税收、金融及其它行政手段,调动地方政府和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二)培育产业生态,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产业集群。建立政府、投资机构、学术界、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合创新机制,打造产业链“链长”,打造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工程。加强对钢结构建筑的宣传普及,提升社会对钢结构建筑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三)强化示范引领,打造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开展示范引领行动,大力培育一批产业头部企业和标杆项目,同时注重产业的细分领域特色发展,指导地方明确布局钢结构装配式产业发展重点。

  (四)加强智力支撑,完善产业人才“引培用评”体系。鼓励国内外高端人才流动和引进,通过建立特殊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加强在钢结构建筑体系、高性能高效能高耐久等新型材料、绿色低碳及运维等领域的研究攻关力度,打造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原创技术“策源地”。在产学研复合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扩大专业人才队伍,实现面向钢结构装配式产业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五)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创新体系。加快钢结构装配式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同时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与区域创新合作,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作为优势产业向海外推广,加大出口退税等激励政策,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在海外建立工厂,加大属地化融合,构筑建筑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

  四、关于广东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展望

  全球知名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他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而且迫在眉睫。他认为改变未来社会有两样东西:一是能源(绿色化),如同人的血液;二是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如同人的中枢系统。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可再生能源体系与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的产物。中国工程院周绪红院士提出:“未来的建筑就是以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的绿色建筑,包括生产、施工过程的绿色化和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绿色化”。广东省建筑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建议从“建造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化”的思路推动广东建筑行业转型发展。

  建造智能化。这是以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可以实时自适应于变化需求的、高度集成与协同的建造模式。其中,“建”是指数字工地,通过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施工方案中涉及到的各项参数进行全状态模拟,开展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同时实现快速算量、多算对比,最终实现数字化虚拟建造与现场建造的统一。研发应用各类建筑机器人,如钢筋绑扎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智能抹灰机器人等,积极推进建筑机器人在生产、施工、维保等环节的应用,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造”是指智慧工厂,整个构件加工过程无需人工,下料、物流、加工、组焊、装配、喷涂等,由数字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与运作,实现从原材下料到成品发运的全过程智能运营,大幅降低人员工作强度与工位作业难度,降低特殊岗位对人员素质的高度依赖。

  产品绿色化。绿色发展是城市建设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具体到城市建设与建筑业发展而言,应重点从以下四个环节着手。一是建造模式绿色化。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条的方式,发展咨询设计、制造采购、施工安装、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一揽子服务,进而提供整体的建筑工程解决方案。以“三个一体化”为发展路径(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设计、加工、装配式一体化,技术、市场、管理一体化),大力推广“科技+设计+制造+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实现集约化管理,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建造过程的碳排放。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应用,把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工程建设全过程之中,力求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产生少量化、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小值。二是建材应用绿色化。加快低碳技术研发,推进建筑材料行业低碳技术的推动应用,开发挖掘技术性减排路径和空间,研发新型胶凝材料技术、吸碳技术以及低碳混凝土技术等低碳建材新技术。推广绿色建材、节水技术,加强建筑耐久性研究,尽可能使用可回收绿色建材,例如可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再利用率高达99%。从源头抓好建筑废弃物减量,发挥建筑材料行业吸纳废弃物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工业副产品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循环利用率和利废技术水平,引导建筑废弃物分类管理和就地处置再利用。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建立专项资金补贴机制,鼓励社会投资项目优先使用。三是建造施工绿色化。聚焦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加快构建涵盖建筑数字技术、绿色低碳、咨询服务、部品部件、新型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现代建筑产业集群。全面发展绿色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大力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试点示范。大力推广绿色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降低建造全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智能建造技术,提升加工和安装精度,减少错漏碰撞、拆改返工,降低材料损耗。四是建筑运维绿色化。加快建筑行业中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促进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以及太阳能等清洁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应用。加快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技术的发展,促进建筑采暖、生活用水用电等用能设备的低碳增效,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比例。大力推广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支持光储直柔、直流微网等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快研发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逐步培育从建筑级到城市级的碳排放管理平台技术开发及应用。

  管理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应用。而是要把物理世界的组织流程在数字世界里重造。简单来说,就是今天手工怎么干,未来要变成智能化机械操作与系统处理,从依赖人工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依靠数字的管理模式,形成企业级的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整合形成行业级产业互联网,形成“产品-企业-行业”一体的协同分享平台。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当前建筑业的数字化还在处于夯实基础的阶段,应首先要着重夯实业务数字化应用的基础,逐步拓展可复制的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其中,作为建筑产业互联网核心管理要素的人、机、物,需要且应当建设能够支撑其管理诉求、提升其管理水平的数字化平台。对于建筑工人信息,企业需要以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为目标,实现项目劳动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政府需要推动相关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产业工人管理系统与地方政府的“实名制”与“分账制”平台融合互补,构建“政府+企业”联动的“监管+服务”劳务管理新模式。对于机械与技术服务,需要建设涵盖设计、施工、运维的建造全过程综合服务平台。对于建筑物资集采平台,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以共创共享为基本特征的业务拓展,深化平台数据价值挖掘。政府与企业应双向奔赴、共同发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打造产业链“链长”。

  服务平台化。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推广,需要基于数字化的基座打造新型建筑服务平台,重新定义建筑业服务模式。如:线上+线下,重新定义建筑产品的交付方式。虚拟+现实,重新定义建筑产品的设计方式。工厂+现场,重新定义建筑产品的生产方式。随着装配式的深入应用,现有的大量现场施工工序将前移,从现场施工前移到车间组装,极大地提升现场施工效率,大大减少对施工场地的要求与环境影响。未来的建筑业将会更加贴近客户,更加的人性化。过去的建筑是以质量、成本取胜,未来,服务才是关键。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