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建议

陈洪锦


  当前,建设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各主要工业国家纷纷投入到新工业革命的竞争当中。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退。未来,劳动力将变成愈加稀缺的资源,昂贵的人力成本将改变我国整个工业、制造业等生态环境。

  近些年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工业领域的需求在持续复苏。这些下游产业的复苏也将继续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持续进行。但在人们对于物质品质需求不断提高、人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及上游材料成本提升等多重因素下,企业的盈利难度较过去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这种现状也在逼迫制造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靠拢。而智能制造更是致力于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而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便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孕育而生的。即使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情况下,工业互联网依然可以保证制造成本与原来一致,甚至更低。

  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推动制造业进一步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出以下建议:

  一、做好我省智能制造实施路线顶层设计

  近些年来,沿海经济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四个省份都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浙江大力发展“品字标”,“品字标”的品牌赋能效应正逐渐显现,浙江以“品字标”企业为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往智能制造方向。江苏的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纳米新材料等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入选“国家队”、数量居全国首位。江苏胜在民营企业发达,轻重工业都兼顾,在2021年江苏制造增加值4.16万亿元,以微弱优势超越广东(4.15万亿)。我省近些年主要方向在于服务业和软件信息业,主要制造业在于轻工业领域,在后期的智能制造所需要的集成电路布局已经略失优势。我省需要结合智能制造,要坚持高起点培育壮大集成电路、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顶层设计,指引好我省“十四五”制造业发展重点。

  二、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2017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20年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以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以工业互联网为网络化平台,推动工业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4.45万亿元,占GDP比重预计将上升至3.64%。同时,2021年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首次破万亿元,高达10687.51 亿元,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地区次之。

  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规模由直接产业增加值规模与渗透产业增加值规模组成。同时,工业互联网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已覆盖国民经济45个大类。

  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和必要前提条件,建议我省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研发企业和下游使用的制造企业的鼓励,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云计算、5G、物联网等)对制造业的传统生产运营、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企业及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高传统制造业企业竞争力。 

  三、搭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智能制造政策体系

  目前数字化转型在全国推进进程已经如火如荼,我省各市都已经铺开了建设数字化工厂,智能示范工厂等,并且进行了政策扶持,真金白银的补贴,已经起好了开头。在接下来的2-3年将是关键的推进年,建议由政府整合相关院校、本地区智能装备制造优秀企业、软硬件开发优秀企业,形成能够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的平台。从以往“政府引导”“奖补措施”提升到技术、信息资源支撑。持续开展智能制造全流程诊断,组织行业观摩交流,使制造企业学有方向。“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带动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升级发展。积极引导企业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不断完善智能制造政策体系,深入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撬动生产方式变革,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四、注重人才引育,鼓励人才聚集

  加强“智改数转”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激励,对符合条件的“智改数转”人才给予支持。推进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智改数转”实训平台,创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提升“智改数转”一线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组织智能化技改、工业互联网等“智改数转”专题培训班,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