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关于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议

黄晓丽


  一、案由

  (一)数字化运行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链接高效、平台共享是数字化趋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就目前而言,公共文化领域数字化应用还有很多短板亟待完善。

  (二)公共文化重在生成优质内容,提供不可替代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各地互通有无、共用有序、合为系统是生成区域文化全貌的原则性要求,但目前内容生产碎片化、传播受限区隔化和主题过度地域化的存续现状局限了公共文化的大众属性,也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

  (三)广东践行“四个领先”,尤其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充分实践了数字化公共管理的成功模式,更应该在后疫情时期快速引领公共文化数字化应用的先河,率先回归数字化公共文化平台的核心和原点:打破区域边界、让科技手段低能耗赋能文化发展,在共享共建共同发展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助力各地市各美其美。提升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东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提出要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建设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文化强省工作部署,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文化新需求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广东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有能力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同样走在全国前列甚至引领发展。立足新征程,广东应加快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

  二、案据

  (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全省群众迫切所需。广东省2021年常住人口总量已超1.27亿人,人口基数大,且结构复杂,分布也不均衡。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和线下文化供给难以完全满足需求。山区和岛屿人口零散,交通不便,公共文化设施欠发达,服务难以均等覆盖。广东外来务工人员占人口比例大,他们一般工作繁忙,日常难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各地线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所减少,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则明显提升,对数字内容供给品质、平台服务效率和使用便捷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快公共数字文化供给,是解决全省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路径。

  (二)广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对比其他省份存在明显差距。据初步线上调研,目前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超过20个已建设省级公共文化云平台。如浙江省打造了“智慧文化云”,实现集文化活动、云上展览、云上课堂、云上阅读、场馆预约、文化点单等功能于一体;云南省推出 “云南公共文化云”,汇聚全省各文化场馆等1232个机构入驻。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各地市积极探索,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粤省事”平台开设了文化旅游服务专区,在微信端推出“广东文化旅游活动指南”小程序,集中发布文旅资讯,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省直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建设了“文化E站”“文化在线”等平台,但总的来看,我省尚未推出一站式的公共文化云平台,对比国内先进省(市、区)存在明显差距。

  (三)目前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够便捷高效。目前,我省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尚未形成一张网,未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现有各平台宣传效应不集中,推广力度不大,群众知晓度不高。“粤省事”文化旅游服务专区、“广东文化旅游活动指南”小程序等平台的绝大部分内容仅限于资讯浏览,难以满足群众实际使用需求。广东省文化馆“文化在线”平台实现了学慕课、活动预约等功能,较为方便市民使用,但目前仅限于提供省内文化馆领域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四)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统筹机制亟需建立。目前全省各单位、各地市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上尚未建立统筹协同机制,建设标准不统一,服务资源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开发建设、宣传推广的合力,甚至存在重复开发建设的现象。各地平台独自运营、维护,增加了基层技术运维的负担,功能迭代升级滞后,使用体验不优,服务资源难以全域流通,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难以解决全省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建议

  (一)坚持高位谋划,打造便捷高效的“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近年来,我省各地市积极探索,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东莞市依托全国首批数字文化馆试点建设,推出“文化莞家”平台,实现全市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全覆盖,全市各文化单位、各镇(街)统一在平台发布文化资讯和服务,截至2022年底,该平台已累计1690.5万人次浏览,群众在线订票24.9万张、报名培训10.5万人,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建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规划,省财政厅加强资金保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给予技术资源支持,借鉴先进省份和省内部分城市的实践经验,在省一级层面建立面向全省公众的公共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平台。鉴于目前广东省文化馆“文化在线”平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已实现对接,与各地市文化馆互联互通,功能较为齐全,建议可以优先考虑以该平台为基础进行升级完善,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平台,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坚持共建共享,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建设、运维和推广,联通省数字政府平台,统一帐号和认证体系,实现一体化、集约式运作,破除各地数字壁垒,大力补齐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短板,减轻基层平台维护负担。加强工作协调,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建设体系,协调省直属各文化单位、各地市在“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平台统一发布文化资讯、活动预告和数字资源,不断丰富平台的服务供给,让群众可以一站式实现文化场馆、活动资讯和数字资源的查询利用,并享受活动订票、培训报名、线上观展、观看直播和评价反馈等交互式服务。持续完善建设,聚焦群众需求迫切、使用频次高的功能,不断优化平台功能设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坚持融合发展,推出微信端小程序,借助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提升平台内容分发推广和直达用户的效率,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三)强化运营推广,助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健全常态运营机制,统筹推进一站式平台建设,推动各地加强地方特色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打造内容常新、功能逐增的数字服务平台。加强对平台的宣传推广,加快平台利用落地,不断提升平台的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增强“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大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积累广东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提升决策参考作用,定期通报各地运行情况。明确各文化部门、各地市落实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提高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察内容的比重,倒逼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科技无法代替我们思考,但科技可以倍数级的快速实现我们思考的期待。数字化平台其算法的科学性和输出结果的精确性,取决甚至依赖于大数据体量和更新频次。广东数字技术领先、化零为整发挥规模优势也不难实现,加之全省数字化理解能力和使用习惯成熟,完全可以将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打造成广东模式、中国能力。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