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3-04-11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何丽珠


  一、案由

  近年来,河源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进入全员行动、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1.9万亩(含2022年在建8.5万亩),东源县被定为全省小型农田水利试点县之一(全省2个县)。二是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发展,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农机安全态势持续稳定向好。2022年河源市农作物、主要农作物(水稻、花生、甘蔗、马铃薯)、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49.07%、63.87%、68.29%。但河源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仍然较多,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任重道远。一是资金投入压力较大。河源市财政底子较薄,资金投入有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二是建设质量水平不高。河源市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处于低水平扩大规模阶段,建设质量和标准不高。三是建设潜力效益不足。经过多年的实施推进,剩余的新建高标准农田潜力图斑碎片化严重,连片耕地少,难以形成协调稳定的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发挥不够明显。四是农机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河源市小规模自给型农机户多,大型专业化社会化农机服务组织少。水稻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花生、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五是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河源市属于丘陵山区,梯田多、平地少、田块小,机耕道路狭窄,导致“有机难用”,机具使用效率低。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存放难”问题突出,制约了河源市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

  二、理由

  河源市是农业大市,扎实推进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对推动河源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市意义重大。

  三、建议

  一是加大农田调整合并支持。河源市属于丘陵地带,耕地较为散、碎,开发难度较大,请求省级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推进耕地平整化、规模化和开展土壤改良,对一些零碎化的耕地进行一次性的整治,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这些农田变成优质农田,提高粮食生产。二是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建议省级层面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区域推进小型水利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适当向河源市山区县照顾倾斜,支持河源市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加快将河源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河源市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技术指导培训。建议省级层面引导省农业科研院校在农业种业发展、加强耕地保护、引导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技术方面给予农民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同时,鼓励科研院校深入基层,与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加强双方合作,整合科研力量,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