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数字园区)建设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5-07-09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蔡铁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次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倡议,开启了数字中国建设新征程。这标志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始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背景及事由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简称“数字园区”)应运而生,与数字园区相关的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地,推动着数字园区的稳定、快速和标准化发展。数字园区是由政府指导与规划建设,集聚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相关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吸引数字经济各领域企业入驻的产业集聚区。数字园区应具备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具备各类产业集群跨区域、跨平台协同的机制,具备创新要素整合共享的平台,形成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区域数字化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集聚,还促进了就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园区是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培育的主要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催生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工信部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启动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聚焦重点集群、重点园区,畅通园区内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园区数字化整体提升路径,力争到2027年,建成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

  2024年6月,广东省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打造数字园区,布局算力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探索园内数据交换和共享,建设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也联合印发《2024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广州市也印发了《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这些文件规划都提到要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涵盖数字园区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

  尽管广东省在数字园区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缺乏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文件。

  各区域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园区在建设发展的前中后期相继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建设初期,园区对自身类型的定位不准确;在建设中期,招商过程中缺少目标性,没有明确招商企业的类型;在建设后期,入驻园区的企业所形成的产业生态不明晰。诸如此类的问题进一步导致无法准确反映出区域范围内数字园区的建设数量、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等。

  (二)全省范围内没有形成上下统一的发展目标。

  广东省及省内各市对于数字园区的规模、效益、发展方向等缺少规划和支持政策。以深圳市为例,目前深圳市在市级层面只有2023年发布的《深圳市极速先锋城市行动计划》提及“全光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数量超过100家”,对于数字园区的数字化建设、产业化建设等暂无相关政策。区级层面,仅龙华区和福田区有相关尝试性的工作,龙华区提出了数字园区建设目标和认定标准,福田区提出了数字园区支持政策,其他区域暂无相关工作。

  (三)各园区之间规模、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等差距悬殊。

  如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科兴科学园等园区已充分利用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进一步增强其优势,而部分园区还停留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规范缺失、配套服务不齐全的阶段,这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分化,进一步导致各园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推动区域内园区之间的协同发展,进而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建议与措施

  (一)强化数字园区顶层设计。

  由省工信厅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等相关单位,制定全省数字园区顶层规划设计,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建设开展总体规划,明确全省数字园区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技术路线、实施步骤以及领域布局。制定数字园区试点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数字园区的主导产业类型和管理规范。

  (二)研究制定数字园区建设标准。

  研究制定有广东特色的数字园区建设标准,或者推动各地制定有区域特色的建设标准,涵盖网络通信、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等各个关键领域,指导各区域园区规范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各区域园区向多元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研究构建数字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建设规模、技术水平、应用成效、安全保障等多个维度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和分级标准,定期对数字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和分级。组织开展省级、市级数字园区试点示范,分组织、择优认定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园区,定期开展跟踪评价,树立数字园区标杆案例,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

  (三)明确年度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广东省各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广东省数字园区建设的省级年度规划和市级年度规划,按数字园区规模、类型、质量等多维度方向确定全省及各市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向,“点线面”同步发力,抓好行动方案落实,力争到2027年,打造20个国家级、省级高标准数字园区标杆案例。出台面向数字园区的资金补贴政策,提供税收减免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技术攻关补贴、普惠金融补贴等支持,设立智慧园区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园区建设。

  (四)推动投入数字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广东省各数字园区的产业特性,加大5G-A、人工智能、万兆网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以智能、万兆、绿色基本特征的数字园区,打造园区场景化应用、数字平台、算存网基础设施、智慧前端感知的国产安全可信的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

  (五)加强数字园区的软性服务能力。

  加强数字园区的产业链协同与资源共享能力,推动区域协同交流机制,本着“市场主导、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园区和产业合作交流。建立数字园区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定期组织人才了解活动,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