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智慧医养深度结合的建议
阮雅婷
智慧医养结合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和服务体系,围绕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需求,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深度融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老年人需求结构逐渐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从偏重物质保障向追求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生活转型,康养旅居产业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关注。推动智慧医养深度结合,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挖掘新发展动能的重要渠道。
一、智慧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是智慧医养结合发展缓慢:智慧医养结合是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广东省在智慧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整体发展仍较为缓慢。智慧医疗养老终端的认知度低,传统的家庭成员照顾式居家养老作为老年人普遍认同的养老方式,导致他们对于使用智慧医疗养老这种新兴养老模式的接受度有限。社会上对于智慧医疗养老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致使大多数的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不甚了解的原因之一。
二是技术标准缺乏:智慧医养在技术和服务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各地区智慧养老医疗项目推进缓慢,功能较为简单,且各行业之间缺少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出的智慧医养项目类型重叠现象严重。
三是培训体系不健全:虽然有鼓励医学院校、行业组织等开展护理员培训,但整体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智慧医养人才需求。
四是社区居家医养结合资源供给不足:社区居家养老医养资源供给不足,无法充分满足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和形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二、推动智慧医养深度结合的建议
一是整合信息平台:整合现有的健康、养老等信息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及时掌握老年人健康信息情况,实现政府、社区、医院、养老服务中心、家庭、个人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的精准服务。
二是加快完善医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养老、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加强养老、医疗数据融合创新,推进基层医养结合机构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三是推进“医养康”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加速医养设备有效供给。鼓励企业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康复领域合作,加大对生活智能辅助、智能康复训练、智能护理机器人等设备研发的扶持,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效率。强化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与有相关专业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加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输送。开展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及评价,深化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建设。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建立省级银发经济重点项目库。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项目申报中央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居家护理设备、康复辅具租赁、家庭适老化改造等纳入支付范围。科学编制供地计划,做好养老服务设施和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用地保障。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养老企业的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