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大市场的建议

时间:2025-07-09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谢泓

  一、背景

  2023年,广东GDP总量达到1.925万亿美元,与世界排名第十左右的韩国相当;但人均GDP方面,广东为1.5万美元,不及韩国3.3万美元的二分之一,约为美国8.17万美元的六分之一。而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九市人均GDP约为1.9万美元,如果加上香港与澳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均GDP约达2.3万美元,可触及世界初等发达国家门槛。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消费模式和国际地位都会发生深刻变化。理论上,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在发展规划上体现新的变化。

  事实上,随着产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和服务导向型产业,广东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无论是广东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九市,都存在消费与市场升级的机遇。人均收入的提高将激发消费升级,居民对高品质、个性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将有更大需求,新的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国内经济排名第一的改革开放大省,广东可以从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彻底转变为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市场规模,才有市场话语权,才有规则制定权,才能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才能满足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二、建议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应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大市场,以此推动以打造广东统一大市场为重心的市场机制改革,通过大消费带动经济持续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促成社会治理体系与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建设统一大市场,要通过改革释放市场需求,让居民有消费动力:需要政府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投入,让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增加对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领域的投入,以促进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持续投入乡村振兴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发展二元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二)为新质生产力创造适宜的营商环境。过度的社会管理会压缩社会发展空间与创造力,也会限制市场发育与需求。建议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规则,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增强社会活力,让新质生产力到达市场。经调研发现,中国游艇产业、汽车改装行业、消防市场等,都是可以通过管理机制改革释放市场需求的领域。以汽车改装市场为例,美国改装车配件厂家及改装服务机构超过1万家,市场从业人员达200万人,每年仅汽车改装的营业额就高达400多亿美元,可见汽车改装市场空间巨大。但在我国,汽车改装行业受制于法律限定与手续繁琐,市场发展缓慢。对此,政府可以出台更多有利于汽车改装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放宽改装限制、降低改装门槛、加强行业监管等,为汽车改装市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释放万亿规模市场活力。

  广东需要进一步放宽对于市场的各种管理、检查,取消或简化各种办证的审批流程,或者采取网络审批方式给予办理,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法无禁止皆可为。

  (三)从“招商引资”向“招人引流”转变。如今经济已发展至存量经济时代,增量时代通过招商引资拉动发展的投资效应正在递减,存量时代经济发展逐步转为消费拉动。广东可以“招人引流”进一步拉动消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吸引更多海外华侨来粤消费。特别是在旅游和美食领域,可以考虑定向向旅游和美食领域的达人开放海外新媒体账号的权限,让这些达人自行上载展现广东魅力的短片,发挥群众的力量,让世界的目光聚焦湾区;结合有特色的岭南自然人文景观,打造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加强旅游景点开发和休闲娱乐场所规划,满足游客消费需求。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四)稳就业、提收入、降费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求端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对消费市场的扩量提质很重要,在国外很多国家,即便是出台招商引资政策,主要关注点不在税收,而是在于产生多少就业岗位。建议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完善类型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完善居民个人减税降费相关举措,如考虑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的专项或金额、降低专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等;逐步推动将居民就业作为地方政府绩效的主要考核项之一。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