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打造“粤北鞋都”,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5-07-09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方兆彬

  一、清远市清新区制鞋业现状

  制鞋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作为全国制鞋业的四大制鞋集群之一,其产值规模与出口有着显著优势。清远市清新区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制鞋产业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一)产业集群程度较高。近三年,清远市清新区制鞋业年均完成产值保持在75亿元左右,年均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亿元左右,保持稳中增长的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12月,清远市清新区全区有关制鞋业的市场主体中企业42户,个体工商户49户,规模以上制鞋业企业主要有万邦(清新)鞋业有限公司、清远市广硕鞋业有限公司、诚展(清远)鞋业有限公司等19家,培育了6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24年1-11月,全区规上制鞋企业共生产成品鞋3390万双,同比增长17.59%。

  (二)鞋类产品品类集中。清远市清新区的鞋类产品主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出口量相对较稳定,主要代工生产国内外顶级运动品牌(如Nike,adidas,Crocs,Columbia,Fila,斯凯奇,李宁等)的各类运动鞋。

  (三)产业链相对完备。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清远市清新区全区制鞋业已集“研发设计、鞋材加工、成品生产、质量检测、批发展销”于一体,具备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同时制鞋产业链配套(如印刷、物流、电商、包装、批发零售)也受益于清远市清新区较好的区位优势,发展相对成熟,为产业的集群打下坚实基础。

  (四)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清远市清新区持续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组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等功能的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科技创新能力。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全区11家规上制鞋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4.8亿元。目前,清远市清新区积极推广“5G+工业互联网”,已培育广硕智慧生产工厂等制鞋产业数字化试点,加快制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鞋产业深度融合。

  二、推动清远市清新区打造粤北鞋都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清远市清新区打造粤北鞋都符合国家关于产业专业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202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清远市清新区被纳入广州都市圈范围,并提出“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支持清远等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和功能疏解”。清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紧邻大湾区,清新区资源优势明显,同时具备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此外,清远市清城区正在全力推进广清纺织园,广州市花都区打造的时尚产业园,清新区的制鞋业与清城区的纺织园互为补充。通过打造“粤北鞋都”,清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鞋等传统产业转移,助力广东省加快实施“百千万工程”。

  (二)全面提升全省制鞋集群优势。2022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包括制鞋在内的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制鞋业),推动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清新区广硕、万邦两大龙头企业在国内具备一流的鞋业制造能力,且在清新区内已经形成较为完备产业链,具备较为先进的研发团队和研发实力,清新区打造粤北鞋都既有基础也有利于加快全省制鞋业的转型升级和集群,助力广东省完善省内制鞋产业体系,提升制鞋业整体产业竞争力。

  三、存在问题

  (一)缺乏高效协同的规划导向。受外部大环境冲击,广东制鞋业倒闭、外流情况较为明显,存在龙头企业少、成品鞋制造企业少、加工贸易依赖大、自主品牌发展慢、专业产业园区缺乏、协同协作不一等问题。尤其是近两年,外贸订单快速萎缩,导致产值下降近,严重影响“粤北鞋都”的工作推进。当前仅靠《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难以扭转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同时,省级层面对制鞋业产业的转移和支持力度不够,清新区打造“粤北鞋都”难以自主完成大湾区制鞋业产业有序转移。

  (二)缺乏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广东省的制鞋业存在较为分散、协同协作不一、未出台专项政策等问题。而与我省相邻的福建省,为了支持当地鞋业的发展,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莆田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为制鞋业的转型升级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工作建议

  (一)强化规划导向。建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加强对制鞋产业的顶层设计,出台针对性的行业发展规划,对全省各地制鞋产业的发展明确定位方向,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协调各地逐渐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强化产业政策支持。建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出台类似《关于支持莆田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的相关文件,支持各地鞋业发展,特别是“粤北鞋都”。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