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

关于促进农村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5-07-09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邹小梅

  一、案由

  当前,广东省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基础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但产业发展较为分散,未能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的优势,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因此,推动农村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案据

  (一)资源优势。广东农村有着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农产品,如潮汕地区的茶叶、岭南地区的水果等,同时拥有众多古村落、民俗节庆等文化资源,具备文旅融合的天然基础。然而,这些资源目前大多处于未充分开发或分散经营状态,未能形成合力。

  (二)政策导向。国家和广东省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但在农村基层,政策落地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强化实施措施,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乡村体验等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文旅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农村文旅产品供给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亟需通过产业融合来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三、建议

  建议省有关部门采取以下多种措施,推动广东省农村产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强化规划引领。由省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专业团队深入调研各地农村资源,制定全省农村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各地区的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例如,将一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打造为文化体验型旅游目的地,将特色农产品产区发展为农业观光休闲区等。

  指导各地市、县根据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实施规划,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规划应注重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文旅项目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农村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品牌培育、人才培训等方面。例如,对建设乡村旅游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对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文旅融合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村文旅融合产业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减免相关税费,减轻经营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在土地利用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保障文旅融合项目的用地需求,鼓励通过闲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公路的通达性和舒适性,确保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农村旅游目的地。重点加强景区与周边主要交通干线的连接,完善交通标识系统,规划旅游公交线路和旅游专线车,方便游客出行。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加强农村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同时,建设一批旅游厕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项目,将农业生产过程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在水果采摘季节举办采摘节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建设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农事实践活动,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深入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乡村演艺等文旅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例如,组织民间艺人表演舞龙舞狮、歌舞等传统节目,举办民俗文化展览,让游客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扶持传统手工艺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如潮汕木雕、佛山剪纸等,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五)培育市场主体和品牌。加大对农村文旅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文旅融合发展,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整合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文旅企业。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文旅品牌。通过举办各类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参加旅游展会、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广东农村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评选“广东十大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广东特色乡村文旅产品”等,树立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农村本土人才培养,依托省内高校、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开设农村文旅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定期组织针对农村文旅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包括旅游服务技能、市场营销、文化讲解等方面的培训。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投身农村文旅产业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文化艺术人才、旅游管理人才等到农村创业就业,为农村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理念。例如,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创业补贴、场地支持、金融贷款等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