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任谈体会

李长春:全力支持服务保障中山改革任务推进落实

时间:2024-10-23 来源:中山市人大常委会
分享到:

全力支持服务保障中山改革任务推进落实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李长春

  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这些重要部署要求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推进立法领域改革”等部署要求一脉相承,我们要吃透精神要义、领悟实践要求,一体贯彻、全面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支持服务保障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结合中山人大的工作实际,下面谈五点学习贯彻体会。

  一、抓好学习宣传,切实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助力中山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势功效,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制度自觉,激励全体人大干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作为人大工作的主题主线,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人大工作的主要价值取向。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政治引领性、改革方向的坚定性、改革指向的鲜明性、改革内涵的全面性、改革战略的牵引性、改革立场的人民性、改革方略的科学性,通过两级党组会议、“三会一课”、中山人大讲堂、代表培训等形式,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地落实。要引导广大代表和机关干部将理论学习与自身思想、职责、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切实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的成效转化为提升中山人大工作质效、推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二、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立法对中山改革实践的引领推动及规范保障效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法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要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中山市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结合。一要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坚持时、度、效“三统一”,将立法与改革衔接,加强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中一体化、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等建设领域的立法探索,为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公平竞争、培育产业支撑体系、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等提供法治保障,解决制约中山区域改革发展的实际矛盾与主要问题。二要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加强创新性立法,在立法选项、起草、审议等环节突出特色、强化创新,使法规更好反映客观规律和中山实际需求,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近期联合珠海市人大加快推进前山河流域管理立法工作,以区域协同立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市委部署,围绕城乡人居环境优化作出决定,抓紧抓好调研起草工作。三要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三个二”改革。优化“专班+专家”审查,把好内容关和法律关。推进“部门+镇街”延伸,解决文件衔接协调问题,为全省镇街延伸审查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强化“立法+监督”结合,推动成熟的政府规范性文件上升为规章乃至地方法规,加强地方法规执法检查,推动法规落地落实。

  三、紧扣目标导向,以正确有效依法监督推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要围绕该总目标,充分运用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促进工作监督与代表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刚性监督手段结合。一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监督。找准人大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定位和任务,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制造业当家、国有资产管理、优化专项债务结构等情况的监督,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二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开展监督。持续推进香山古城保育活化、侨情联络和侨房保护活化利用等监督调研工作,传承弘扬城市记忆,推介中山人文特色,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发展。三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山开展监督。针对“百千万工程”议案实施、绿美中山生态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公园建设管理等进行监督,打造“中山服务”品牌,推动建设美丽兴旺新城镇,实现“丁财两旺”目标。四要围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开展监督。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社保、养老、教育、卫生等工作纳入持续重点监督专项,补齐民生短板弱项,破解民生难题。五要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山开展监督。对打造诉源治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大格局、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作用发挥等工作进行专项监督,开展物业管理条例、停车场条例等执法检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营造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四、聚焦人民至上,推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山样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要深刻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的论述,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一要加强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阵地建设。持续优化代表联络站点室软硬件设置,推动代表联络站点室“建设使用并重”,促进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与联络站点室共建,拓展其功能应用,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地方立法“直通车”、代表普法“示范点”、法规实施“助推器”。二要持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坚持守正创新,突出代表主体地位,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和质量,跟进处理代表建议,做好收集、初审和交办工作;抓好优秀代表选树培育,增强各级人大代表的角色、担当和榜样意识;持续抓好接待群众、代表小组活动等工作,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扎根大街小巷。三要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研究。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工作交流活动,做好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和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纪念工作,全方位讲好中山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故事,营造浓厚研学氛围。

  五、深化党建引领,致力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中山人大“四个机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中山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党建引领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努力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一要加强人大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机关效能提升行动,修订完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内部管理,以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人大机关引领各项履职任务高水平实施。二要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以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改革本领,健全党建责任体系和工作链条,推进人大履职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载体机制迭代更新。推动党员干部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提升,在以案明德、明纪、明法、明责中警醒,在严以修身、用权、律己上检视。三要加强舆论引导。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388”行动,与中山人大工作实际相结合,讲好中山故事、人大故事、代表故事、民主故事,守住人大意识形态安全阵地,将学习贯彻成果体现到依法履职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中。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