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系列专题会议 > 现代服务业专场 > 融媒集萃

如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及党政机关、企业代表建言

时间:2025-08-25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按照省委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部署要求,8月22日,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四场专题会议(现代服务业专场)在广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召开。会上,郑永年等8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及党政机关、企业代表紧扣主题、深入探讨,合力为构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培育经济新增长极谋良策、支实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具有明显优势,珠三角地区在应用技术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推进先进服务业当家关键在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建议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制度型开放,跟世界先进的规则、规制对接。香港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金融服务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在医疗、教育、人才以及其他的社会资源等方面,有很多规则都是非常先进的,如果广东跟香港进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也意味着在跟国际先进的规则、规制进行对接。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

  目前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关注点是制造业生产服务。根据广东实际情况,建议考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层”,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升数字赋能能级;加快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级。巩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围层”,这是作用于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流通过程的生产服务,如物流、商贸、会展等为工农业产品提供流通服务,金融、互联网、商务服务等兼为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提供流通服务。推进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相关层”,这是作用于生产者和投资环境的生产服务,如为生产者服务的商务旅店、餐饮、娱乐、休闲服务,配套商务服务等。

  此外,建议重点推进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特大城市拓展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农村着力发展第一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融合发展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

  科技服务是连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的“桥梁”和“催化剂”。建议将科技创新潜力转化为产业发展实力,进而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的关键环节,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制度,推进职务科技成果的单列管理,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责认定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大力培育技术型服务企业,充分发挥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等技术交易服务平台的作用,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鼓励其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来转型。

  省人大代表,唯品会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亮

  消费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平台经济的“生命线”。在扩大内需方面,要为消费焕新增效。建议焕新消费场景,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增效,加快目前的换新节奏,实现既“换得起”,又“换得好”。

  构建链主企业生态,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科技力量和数字化能力,降低线上线下联动的门槛,推动平台经济发挥融合线上线下、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

  现代服务业是迈向产业高端的关键台阶。建议抓住“上游”,支持面向市场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打造创新的策源地;引进“中游”,促进“金融+科技”等服务模式创新,打通价值实现层;畅通“下游”,用好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来拓展垂直的应用场景,做强价值的变现端。

  省人大代表,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曾学智:

  建议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作为法治环境底色;重视法律服务业的作用发挥,将法律服务业优先编入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十五五”专项规划。

  落实具体措施,有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制对接和司法衔接。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加大涉外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着重提升涉外法律人才的法律服务竞争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打造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加快建设涉外法律服务聚集地。畅通湾区各法律部门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做好机制对接、司法衔接。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左丁:

  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成色,关键是看广东作为制造强省和工业强省,能否培育出更高科技含量、更大消费市场、更多应用场景的生产性服务业。

  建议找准广东未来制造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突出专和精,立足广东资源禀赋,构建具有广东特点和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围绕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定位和产业差异,发挥港澳“超级联系人”的作用,率先打造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以点带面引领广东生产性服务业走向全球。

  保利(广州)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东:

  建议政府部门继续强化社区服务引导,协调场地资源,建立标准化养老服务空间。优化消费激励机制,加大长护险推广力度,降低居民养老成本。

  建议由政府牵头,加强与学校、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协作,在大专院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打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人才投身养老事业的意愿。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协同度,鼓励社区居家养老企业在开展居家上门服务的过程中,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需求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改造建议。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