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 李江帆:生产服务业已转变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8月22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四场专题会议(现代服务业专场)召开。会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的李江帆表示,生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从过去的‘润滑剂’转变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推进器’。”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生产服务可分为第一产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服务)、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工业生产服务)和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服务业生产服务)。生产服务业指为三次产业生产实物产品或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提供服务形式生产要素的行业。
李江帆结合研究成果,围绕发展生产服务业的战略意义、重点领域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分享。“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就是生产服务业作用日益增强的过程。”李江帆表示,在当前以创新驱动、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阶段,迫切需要推动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由硬要素逐步转向软要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针对广东实际,李江帆提出三方面思路。
首先,突出发展生产服务的“核心层”。李江帆指出,核心层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要提升数字赋能能级和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级,强化原创性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环节,以生产服务引领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其次,巩固提升生产服务的“外围层”。外围层作用于流通环节,包括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会展、金融、互联网与商务服务等。李江帆认为,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广东制造全球渠道能级和物流效率能级;培育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支持跨境电商,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集聚区,做强会计、律师、税务等专业咨询服务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链协同与资源高效配置。
第三,推进生产服务的“相关层”并优化营商环境。李江帆指出,相关层面向生产者与投资环境,商务旅店、餐饮、娱乐、休闲等在统计上虽属生活服务业,但实际上“一身二任”。应系统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配套商务服务,强化会展与专业服务供给,打造高效便捷的投资与运营生态。
李江帆表示,生产服务业发展不能脱离服务对象盲目空转,要有的放矢,与所服务的产业融合一体化发展;不能将服务业与制造业对立起来,片面发展制造业或生产服务业。期望广东生产服务业在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