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客户端 | 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场专题会议在广州召开
8月26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场专题会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专场)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
会议现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宫艳楠 摄)
会议设置了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专区。央广网记者看到,现场展示了广东省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成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效以及高校科研机构涉农最新技术突破。
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专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宫艳楠 摄)
会上,来自农业领域的9位院士专家、人大代表、科技机构代表、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作回应发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劲军对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提出具体要求。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指出,广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岭南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产业规模稳居前列、特色农业集聚效应明显、农业科技支撑有力、海洋牧场加力提速,为农业强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是立足自然禀赋、文化传统和产业基础提出的现代农业特色发展模式,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抓手,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黄楚平会上表示。
黄楚平指出,要突出“土特产”这篇文章,擦亮富民增收的“金字招牌”,挖掘“土”的潜力、打响“特”的品牌、建强“产”的链条,在产品上错峰头,在品质上求独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切实把农业“小产品”做成富民大产业。要突出种业这个要害,大力推进“粤强种芯”工程,筑牢现代农业的“芯片根基”,实施种业攻关工程,以良种好苗牵引农业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实施良种繁育推广工程,形成以优势品种提升优势主导产业、特色品种支撑地方特色产业的良好格局;实施种业企业扶优工程,支持企业建设种业创新联合体,加速种业科技与应用深度融合。要突出农机装备这个支撑,深入实施“粤强农装”工程,锻造农业提质增效的“硬核引擎”,持续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充分利用广东制造业强省的优势做强农机装备制造,强化应用导向、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在岭南特色作业场景打造全球技术标杆,推动广东智能农机装备走在前列。要突出海洋牧场这个重点,建设耕海牧渔的“蓝色粮仓”,实施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坚持规划引领、科技支撑、政策保障、市场驱动,向规划要空间、向科技要效益、向融合要价值、向改革要活力,全面提升海洋牧场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