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华侨为广东发展建言献策
广东人大网讯(任宣)1月26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列席华侨座谈会,应邀列席会议的10位华侨齐聚一堂,为广东发展出谋献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娟主持会议,省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出席座谈会。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侨乡”,罗娟在座谈会上表示,省委、省人大和省政府历年来都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注重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据介绍,省人大至今已连续五年邀请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华侨共68人列席省人大会议,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受邀的华侨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及有关部门改进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罗娟说。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10位华侨争相发言,在经贸合作、文化传承、社会建设等方面表达意见、提出建议。
华侨座谈会现场 黎进摄
卢伟亮(南非顺德联谊会会长):建议大力加强海外华侨中文教育
“在祖国日益强盛的今天,作为海外华人华侨深感自豪与骄傲!但很遗憾,粤籍华侨后代的母语留传出现断层的现象。”卢伟亮举例说,南非顺德联谊会会员目前有1千多人,但有近80%的会员不会说中文,不会写中文。
他建议,要加强海外华侨青少年中文教育的正规化、系统化,并建立常设性的中文教育基地或学校。另外,可定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与讲解,同时对成年华人华侨定期进行汉语学习、书写的普及与教导等。
陈熊昭(Ecovis会计师事务所(新加坡)总裁):建议广东建立新的民间-政府合作机制
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广东一直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发展引领全国。来自新加坡的陈雄昭认为,广东要继续扮演“先行一步”的角色,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开创一条新路。
“全球化竞争,就是人才竞争。”陈熊昭说,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与广东有很密切的关系。他表示,广东可以以项目为抓手,促进更多专业机构合作,从而扩大引资引才的覆盖范围;加强与新加坡深度合作,进一步发挥软件移植“请进来”的效应和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会计、法律、高科技创新等现代服务经济,打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陈熊昭建议,广东可积极与新加坡建立和开拓战略性合作项目,同时探索成立新的民间主导、政府支持的合作机制,重点支持中小型企业和国际化专业机构来广东投资、发展,开拓新市场。
林铭(美国硅谷科技咨询委员会理事长、美国星图资本董事长):建议加强对海归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的服务
作为科技咨询委员会理事长,林铭了解到许多海外回来的创业团队在初期的市场拓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政府目前出台的政策还暂时未能解决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的难题。”林铭说。他建议政府为企业提供创新孵化服务,帮助海归创业团队初创项目在初期开拓市场。
省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向华侨介绍了我省省情和侨情,并认真听取华侨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希望广大海外华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广东,为广东的发展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