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 议案建议

关于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广佛超级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建议

时间:2018-01-26 来源:任宣
分享到:

  东京、巴黎等世界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显示,轨道交通在都市圈空间拓展和城市结构构筑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广佛两市融合发展地区逐渐由交接地带向腹地蔓延,都市圈核心区尺度日益扩张,而随着佛山西站开通、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落定、广州棠溪火车站将启动建设等,广佛区域枢纽格局也悄然变化。随着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启动,大湾区城市群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作为大湾区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启动了规划程序。据目前的成熟条件,率先实施广佛中心城区及重要枢纽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尽快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现实举措。

  一、必要性

  (一)推进更高层次的广佛同城化,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2016年11月,广州、佛山两市高层领导在广州举行工作交流座谈会,谋划推进更高层次的同城化,并首度提出要联手打造“超级城市”,同心参与全球竞争。为此,广佛两地应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发挥广州高校林立、科研院众多、创新资源集聚,佛山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集聚、创新需求巨大的互补优势,支持佛山积极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广佛两市应加强基础设施连通、产业优势互补、生态环境共治、民生服务共享,实现协同创新、互动发展,把广佛同城化推向更新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具内涵的新阶段。通过快速轨道交通缩短两地时空距离,加速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推动两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助力两地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

  (二)适应佛山西站、棠溪站等的建设进程,实现两地共享都市圈交通枢纽。佛山西站地处佛山中心城区、南海中部核心区,定位为广佛都市圈“四主五辅”铁路枢纽中的主枢纽之一,现已开通运营,预计2020年旅客年发送量将达5500万人次;同时,棠溪站建设工作也已启动,未来将引入广湛高铁、广清城际等,并承接广州站的普速铁路功能外迁,定位为广佛铁路主枢纽,预计2030年发送旅客1656万人次。根据两市获已批复的城市轨道建设规划,近期暂未考虑建设佛山西站与广州中心城区、棠溪站与佛山中心城区接驳的地铁线路,未能实现两市共享都市圈枢纽,也不利于各个铁路主枢纽的客流辐射和功能分工。

  (三)引领广佛同城重要城镇节点的发展,促进都市圈核心区城市品质提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大沥、里水等镇街与广州中心城区直接接壤,历来是广佛同城的前沿阵地;狮山镇作为佛山城市副中心,是佛山国家高新区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南海乃至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同时肩负引领联动粤西和黔贵的重责。通过轨道交通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沿线重点片区营商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和效率,使都市圈核心区城市品质得到本质提升。

  二、建议

  广佛两市政府也非常重视两地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于2015-2016年共同编制了《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广州7号线调整延长到佛山顺德,就是一个两地同城轨道互联互通的成功尝试,给两地人民带来巨大福祉。随着目前国家轨道交通形势的变化,建议继续解放思想,以切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广佛两市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线路。

  (一)建议两地政府协力推进以下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1)规划建设横贯广佛两市中心城区并串接佛山西站等重大枢纽的轨道快线:线路可考虑串联广州黄埔、海珠,佛山南海区大沥、狮山及佛山西站等片区和重要节点。广州28号线西延是一个很好的选项。考虑到线路总里程可能较长,建议按照160km/h以上速度的标准建设,实现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西站30分钟可达的时间目标,支持粤港澳湾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2)将广州10号线延伸至南海桂城:广州10号线(石牌桥—西朗站)是已获批复的广州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的线路,串接广钢新城、海珠南部居住区、五羊城、天河体育中心及天河客运站等地区,线路长19.9公里,设站14座,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2 年,建议将10号线西端接入南海区桂城街道,并争取尽快建设,实现两市中心区的地铁直达。(3)加强两市规划对接,研究进一步完善广佛地铁“一张网”:按照《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提前做好规划,5号线以加强佛山中心城区与大沥、滘口、石围塘地区的地铁连通,8号线以实现里水与白云区、棠溪火车站的衔接。结合广佛同城深化发展的形势,加强连接两市中心城区和重要枢纽线路的规划建设,例如可以考虑将广州19号线西延至南海桂城中心区,并争取与广州同步建设。

  上述线路对于强化两市中心区以及重要枢纽之间的直达联系、进一步完善两市城区交接地带的线网覆盖、推动两市轨道交通线网从“拼网”走向“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相关技术部门的分析和初步判断,上述线路具备良好的通道条件和可实施性。两地互联互通建设条件成熟度较高。

  (三)建议两地市政府层面尽快对接研究,争取同步开展规划调整工作,同步国家报批,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利于同时获批。

  (四)建议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并协调推进广佛超级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建设。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