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知识科普专项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妇女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水平
理由:
当前,随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保健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极大地提升,预期寿命也大幅延长。2017年,全国的女性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9岁,广州市女性的平均寿命则为84.6岁。从生理上看,女性在40岁左右便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综合症现实中普遍存在,但由于科普知识的贫乏,女性羞于启齿;男性没有相关知识,不懂得关爱。带来很多的隐性的健康问题和家庭矛盾。最终表现为老年病的大量发生和社保的重负。
一、中国女性后半生长期受更年期综合症之苦
更年期综合症与女性老年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中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是48~49岁,也就是说,女性在绝经后还将度过生命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漫长岁月。从生理上看,女性在40岁左右便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对其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困扰;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绝经头5年中身体的退行性伤害明显,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更年期综合症导致的身体不适、疾病众多,对女性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不言而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曾对广东省各地区上万名的40~65岁的妇女做过更年期相关问题的分层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发生不适症状的妇女比例超过70%,涉及血管舒缩系统、躯体、精神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几个方面。另外,绝经后第一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可达22%,绝经满5年发生率可达45%。
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可预防,关键在绝经的头5年
医疗实践表明,如果女性在更年期,特别是在绝经的头5年得到合适的医疗保健,对预防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及加重、延缓随后的老年性疾病有明显效果,也将极大地提高女性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如果延误最佳调治时间,不仅更年期病痛缠身,老年性疾病也随之而来。从美国等地的经验来看,通过积极防治,像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控制在15%左右,情况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社会、医疗部门与女性本身对防治更年期综合症的认识与措施严重不足,影响女性后半生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
目前全社会对妇女更年期的医疗保健在认识上仍有很大差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同时指出,呼应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要求,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在当前社会老龄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做好更年期和绝经后妇女的保健医疗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减轻老龄化人口医疗负担,提高女性身心健康水平与家庭幸福指数的有效举措。
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如卫计委、妇联及公共卫生机构应高度重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防治得科学普及工作,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开展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的专项科学普及活动,拟定具体的资金计划与工作方案。
2、联合各级政府,重点在单位、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专项宣传与咨询讲座,发放宣传材料与调查问卷;针对基层医师进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的专项培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
3、积极做好与媒体的联动,动员包括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进行宣传,特别是利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基础条件,展开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社会各界对更年期综合症的科普知识的认知,提高全社会对更年期女性的健康保护和关爱意识。
(1)推出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防治宣传知识的公益形象大使;
(2)就典型症状与治疗案例,在报纸、电视上开展系列报导,邀请医护界的嘉宾进行点评;
(3)开设专门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开展宣传、加强互动,方式,开展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
4、在“十三五”广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中,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防治数据采集列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