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 议案建议

关于政府机构率先实行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的建议

时间:2018-01-26 来源:任宣
分享到:

  “再利用”是循环经济“三原则”之一,意指通过修复、翻新或再制造用户淘汰或弃用产品,以延长产品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成为垃圾。我们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但实际上这话只讲对一半,“垃圾有时候是放错地方的可继续使用产品”。现实中,相当部分的单位和居民淘汰或弃用物品经过“再利用”后是可作为产品继续使用的。特别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落后的电子产品往往比其他物品更早成为淘汰或弃用物,电子淘汰或弃用物产生量增长迅猛,电子垃圾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处置快速增长的、日益庞大的电子废弃物,目前我们的办法主要是拆解和资源化。光这个办法很不够,是无法破解电子废弃物处置难题,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推进电子废弃物再利用特别是公益再利用,就是一条非常好的新思路、新办法,可以起到一举多得、一石多鸟效果。既可以破解电子废弃物处置环保难题,又可以助推公益事业,更可以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一、实行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的必要性

  1.实行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是生活垃圾分类特别是强制分类的需要。目前,国家明确广州、深圳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要求公共机构必须先居民带头实施。电子废弃物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离不开电子废弃物类别的分类。实行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有利于从源头分类减量环节上有效处置生活垃圾。

  2.实行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废弃物再利用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方面。目前,多数电子废弃物没有经过再利用环节就作为废品,直接进入拆解、处理环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很多电子废弃物经过技术处理仍可继续使用。特别是因更新换代而形成的电子废弃物,经过必要的翻修翻新后就可直接使用。

  3.实行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是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有利于推动脱贫工作。废旧产品再利用与发展公益事业相结合,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大新趋势。目前,我省我市还有不少的贫困地区学校没有电脑,还有不少困难群体买不起电脑等电子产品。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对政府机构淘汰、报废电子产品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或翻修翻新,然后无偿提供给贫困地区学校和困难群体,不仅物尽其用,而且可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学校和困难群体的一些实际需求,不失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政府机构在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中应起带头作用

  全社会开展废弃物公益再利用,这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一个方向。西方国家居民对旧的日常用品如家具、家用电器、图书、旱冰鞋、皮箱、滑雪板、儿童服装等的处理,一般都不直接作为垃圾扔弃,而是放在显眼处或送公益机构,供有需要的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无偿使用。我国台湾也有类似的做法,由环保部门对回收的、可进行“再利用”的废旧产品进行修复、翻新或再制造,供低收入群体无偿使用。目前,我市一些单位开展废旧产品公益利用,如有的企业开展旧电脑公益利用,具体做法是:企业与公共单位特别是政府部门联系,将他们淘汰的旧电脑无偿进行修复、翻新或再制造,然后无偿给有需要的贫困山区中小学建电脑室。

  但是,要在全社会中树立起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意识,形成全社会开展废弃物公益再利用局面,面临一系列障碍。包括:一是体制障碍。目前,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但电子废物公益性再利用,还没有明确由哪一个政府部门来管。二是制度障碍。公益性再利用是一个新事物,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另外,现行一些规定也限制了公益性再利用,如《广州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规定,国有资产报废、淘汰的按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清理,这实际上是把报废、淘汰品作为垃圾来处置,而不是再利用。尽管该办法也规定对仍有使用价值的报废资产可委托有资质的拍卖机构公开拍卖或交接收社会捐赠工作站处置,但没有明确如何具体再利用。三是管理障碍。目前,缺乏对公益性再利用社会组织的规范和管理。据了解,目前国内、省内包括广州市已经有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了电子废物公益性再利用,但这些活动是自发的、分散的,缺乏必要的支持、激励和引导。

  全社会开展废弃物公益再利用的局面并不会自动形成的,它需要政府的培育和推动。政府必须率先做到废弃物公益再利用,必须起带头和推动作用,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或法规予以引导和鼓励。因此,政府应带头对自己淘汰旧产品实行公益“再利用”,并建立废旧产品公益利用平台,鼓励企业、居民参与废旧产品公益利用。废弃物公益再利用工作千头万绪,政府可先在电子废弃物领域实行再利用。总之,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是政府应有职责,这不仅有利提高财政资源、资金使用效率,也是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

  三、政府机构率先实行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的工作建议

  1.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目前,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但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的主管部门没有具体明确,建议政府应明确一个职能部门来主管。鉴于政府机构电子废弃物处置属于国有资产处置,而废弃物公益性再利用属于循环发展工作,建议由财政部门牵头、工信部门协办电子废弃物公益性再利用工作。

  2.建立健全政府机构电子废弃物公益性再利用制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管理。建议制定《广东省政府机构淘汰、报废电子产品公益性再利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在报废电脑等电子产品时应首先送电子垃圾公益性再利用团体,进行公益再利用,对实在无法进行公益再利用的才准许进入资源化环节处理环节。

  另一方面,对现行限制公益再利用的规定进行修订。如《广东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资产报废、淘汰的按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清理,这实际上是把报废、淘汰品作为垃圾来处置,而不是再利用。尽管该办法也规定对仍有使用价值的报废资产可委托有资质的拍卖机构公开拍卖或交社会捐赠工作站处置,但没有明确如何具体再利用。建议修订《广东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增补有关政府机构废弃物公益再利用的内容。

  3.培育完善公益再利用组织机构。据了解,目前国内、省内包括广州市已经有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了电子废弃物公益再利用,但这些社会组织和企业作为公益再利用机构还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公益再利用活动大多是自发的、分散的,公益再利用行为也缺乏规范管理,政府对公益再利用组织机构缺乏必要的支持、激励、引导和规范。建议由财政、工信部门牵头有关社团、行业组织建立电子废弃物公益性再利用专业团体,结合公益事业要求,将翻修翻新再利用的电子产品无偿捐赠给贫困地区有需要的单位和城市里低收入人群,负责对政府机构报废电子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同时,建议财政、工信部门对电子废弃物公益性再利用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以鼓励社团、企业积极参与电子废弃物公益性再利用行动。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