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制造业立省 加快发展我省先进制造业”的建议
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引导传统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由于我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带动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制造业,急需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同时,我省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提升,成本优势转为成本压力,价格优势渐渐消失,加上东南亚国家制造业的崛起、国外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对我省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威胁。
综上所述,我省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引导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提高先进产能比例,夯实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为此,建议:
一、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我省先进制造业
1.建立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信息系统。由省经信委牵头组建我省先进制造业信息系统,着力宣传“十三五”规划的具体实施规划细则,省市区联动公开政府对先进制造业的扶持政策宣传、资金发放,公开联系方式、申报网站、联系人等。
2.加大先进制造业扶持力度,设立帮扶条件,简化审批流程,以鼓励企业创新。省经信委制订专项帮扶基金、成果奖励、减免税收、低息贷款、政策倾斜等“普惠型”的扶持政策;缩短通过国家评定的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资金发放时间。省科技厅对广东省高新企业认定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扶持先进制造业企业。
3.建立省市区多级联动机制,创新对先进制造业的管理考评机制。一是省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实时公布本单位对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转型升级信息,确保扶持政策、补贴资金实时到位。二是建立部门和地方的联络员制度,充分考虑政策实施者与受影响者的互动、受影响者的反应和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政策需求研究和跟踪落实,及时改善政策落实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操作性不强和制定过程中有缺失的政策,需增补相关操作措施与实施细则。
二、以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为主要手段,着力构建全省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1.制定能源消耗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与标准。由省环保厅、省经信委组织实施。一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开展复合型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社会大循环体系。二是严格进行碳强度考核,推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新研究开发节材、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生产制造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和广泛使用,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三是推动出台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积极拓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产业基金等金融政策的支持。
2.加强对先进制造业低碳行为的法律约束与政策引导。省司法厅运用法律与政策手段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积极采用税收抵免、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补贴等市场需求拉动与技术需求推动政策。对于不同的细分行业与周期阶段,采用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促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3.促进先进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省商务厅为相关部门、企业人员到发达国家地区低碳技术创新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学习搭建平台;促进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与国外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引进适合广东产业发展现实情况的先进制造业低碳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吸收与改良,加快广东省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
三、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重要抓手和平台,着力打造升级版广东先进制造业
1.打造第三方服务平台。广东省信息中心应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积极培育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增强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发展的能力,落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激发制造业发展新活力,新动能。同时,搭建工业云、大数据等多层次、分门类的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完善畅通信息渠道,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
2.建设产学研共享平台。省科技厅、经信委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和企业建立共享基础设施,共建产学研基地,共享先进制造业的大数据大平台,积极开放高校和企业的实验室,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资源开放共享,有偿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支撑,加快高校技术向实体经济转移的激励机制,防止人为技术壁垒和行业垄断,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构建网络化的企业集群。
3.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建立健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交易等服务,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企业专利质押融资常态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专利运用。
由省知识产权局建立先进制造业的行业专利指导机构,进行全行业的专利预警分析,为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专利预警工作;充分发挥我省代理行业在PCT申请中的经验优势,引导先进制造业的行业加快PCT专利申请,提前进行全球专利布局;奖励专利维权、专利许可等专利运用行为,促进企事业单位切实运用专利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四、依托资本市场,拓展我省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之路
1.各级政府与部门对所属地的符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四板上市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归类,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助推企业上市融资;将已被列入省市区重点扶植、国家部委评定的行业单项冠军及培育企业、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等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企业,列为重点上市督促对象,将其推进资本市场。
2.各地对低效的同质化企业进行资本结构性调整与改造,并组合打造成两至三家竞争型股份制企业,达到要求后将其推进资本市场。
3.加强资产重组。积极有效地推动省内上市公司资源的整合,将那些长期挣扎在盈亏边缘的省内上市公司,尤其是主板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资产置换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将省内未上市而又急需大量资金支持发展的优质制造业企业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为我省优质制造业企业赢得发展时间与空间,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要优先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