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 > 媒体报道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清远声音”

时间:2022-01-18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将于本月20日开幕,清远代表团与会人员于1月16日集中开展核酸检测,随即进入闭环管理,并将赴广州驻地报到。今年清远代表团共有33名省人大代表参会,他们在过去的履职中访查民生经济发展,并将在此次大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提高农村生产力

  建议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我今年的关注点是乡村振兴中的交通、水利等方面工作,尤其是建议推动广清永高铁、韶关至贺州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解决乡村振兴用地问题、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应用等方面。”省人大代表、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房玉红说。

  房玉红是连任两届的老代表,近年来,她着眼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塘冲村“用水难”,居民用水和农田灌溉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多次开展调研,并积极呼吁建设塘冲水库。在大家的努力下,塘冲水库项目建设被列入《关于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由省提供资金6500万元支持项目建设。

  当前,聚焦乡村振兴,房玉红呼吁将广清永高铁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以及推动韶贺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建设,助力粤北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补短”。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她也逐渐发现一些“瓶颈”问题。“乡村振兴工作中很多涉及用地问题,希望我省尽快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加强指引和规范。”她说。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本职工作,她还提出,希望我省出台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购置的资金补贴政策,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房玉红认为,农业机械投入还将延伸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

  “你看,水果蔬菜的仓促冷链设施助力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烘干机、炒茶机等设备投入促进茶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很多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她说。

  留住农村人才

  建议推动村干部社保全覆盖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清远近年来大力推动农村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万企兴万村等,连续三年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居粤北片区第1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为来自清远代表团的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我今年关注的其中一方面就是,如何通过提高村居干部待遇,以及为他们提供社保与保障,让他们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省人大代表、广东中肯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赖晓静认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村居干部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通过调研了解到很多村干部都还没有社保,建议推动村居干部社保保障全覆盖,解决基层人才队伍的后顾之忧。”

  省人大代表叶时通是英德市石牯塘镇萤火村委叶屋村民小组长、叶屋村民理事会会长,近年来他多次在省两会发声,呼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振兴,建好农村公路是硬条件。”叶时通说,“很多农村公路又弯曲又窄小,对于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造成一定制约,这次还会继续围绕推动乡村道路取直加宽、优化省道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省人大代表、广东清源水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徐磊也提出,经过广泛调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面貌明显变化,但客观而言,农村的环境和排水等方面,还有改进之处。

  “可以推动建立农村污水处理收费机制、补贴机制,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加强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徐磊建议道,还可以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该项工作,守护山清水秀的美好乡愁。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