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 > 媒体报道

省人大代表崔云香建议:大力振兴乡村文化 让乡村有“灵魂”

时间:2022-01-22 来源:珠海特区报
分享到: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坚”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此,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崔云香建议,大力振兴广东乡村文化,让乡村有“灵魂”,吸引更多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在广东的很多地方,我们看到不少农村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家家屋舍宽敞、整洁、漂亮,硬件建设领先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村。但经实地走访珠海、中山、阳江、茂名等地10多个村落后,发现留守村中的多是老人、小孩和妇女,与全国其他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并无两样。”崔云香直言,省内农村村民休闲娱乐活动多是打牌、打麻将,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不免令人忧心。乡村的空心化让人担忧,乡村文化的重新构建迫在眉睫。

  “乡村振兴一定要文化振兴,关键是要把在地化知识变成乡土教育。没有把乡土文化在地知识开掘出来,就做不了农村文旅。”崔云香认为,只有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才能打造出一张“一村一品”的文化名片,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以此为亮点来吸引游客,吸引青壮年农民返乡、在自己生长的地方找到真正的归宿,并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崔云香认为,时代在发展,乡村文化的内涵也要与时俱进,包括传统村规民约内容的完善与提升、乡村文明风气的改变、古村落、古民居及文化遗址的修缮与保护、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及“非遗”项目的传承等,都要加以发扬光大。

  为此,她建议采取八项措施大力振兴乡村文化:

  一是将乡村文化振兴纳入文化旅游和宣传部门重点工作,与部门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二是增加乡村文化振兴投入,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动乡土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程;四是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五是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七是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让文化遗产得以活化;八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乡村文化名人、典型事迹或特色文化活动等,扩大社会影响。

  “总之,美丽乡村美在其外部环境,更美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文化搞好了,美丽乡村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甚至会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崔云香说,如此,既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又让老百姓能够“看得见记忆,留得住乡愁”,真正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