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 评论解读

《南方》杂志社论:围绕主线绘就最大同心圆

时间:2022-03-06 来源:《南方》杂志
分享到:

  每逢全国两会,人民大会堂都牵动各界目光、引发全民期盼。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总结过去一年成就经验,擘画盛会之年发展蓝图,今年的全国两会注定极不寻常。通过凝心、聚力、集智,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的各项具体部署,正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诸多安排设计中一项项加以落实和体现。

  “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自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在同一时段开幕被称作“两会”开始,全国两会与伟大梦想同频共振,以饱含民情民意的建议议案提案参与书写“两大奇迹”,汇民心民力推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映照出一个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之变。

  把握历史方位,才能看清前进方向;凝聚最大共识,才能走好奋进之路。两会从来与时代同行,与主题同向。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迎接党的二十大,是做好今年一切工作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进一步增进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吹响最强“冲锋号”,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特殊意义所在,也是新时代赋予今年全国两会的特殊使命所在。

  围绕主线绘就最大同心圆,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鲜明底色。从疫情防控到经济发展,从乡村振兴到共同富裕,社会各界及早筹谋为全国两会“捎话”“带信”,代表委员深入基层做足“功课”“作业”。建议与提案齐飞,民意和国策汇聚,全国两会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标识,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更成为我们以昂扬姿态、扎实成绩喜迎盛会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奋进主题主线,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当下,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加大了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难度。奋进主题主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以今年全国两会生动活泼又同声同气的局面起,我们当时刻注重通过凝心、聚力、集智,进一步汇聚八方力量,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围绕主线绘就最大同心圆,首在突出政治引领。“两个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历史更反复证明,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形成最大化系统聚合效应的关键。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新思想真理之力激荡人民创造之力。

  凝聚共识,六合同风,要推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实践指向。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复杂交织,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尤其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定力,要有“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的智慧,为稳字当头、稳扎稳打献计献策,为稳中求进、知难而进出智出力,协力处理好“进”与“稳”的关系,促进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是一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叙事,与老百姓的获得感息息相关。从更好节用裕民,到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再到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关于民生议题的热议,永远是全国两会最暖心的生动细节。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惠民所需、为民造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为民方得民心,共享才有共识,时间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让呼声有回声,是全国两会所以备受期待、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关键也要在顺民意、惠民生中引导全社会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让呼声有回声,是全国两会的制度启示,也是党员干部的实践指向,要全力畅通民情民意、科学论证群众意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以最大共识推动民生改善,以民生改善凝聚最大共识。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只要坚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主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聚合14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非凡之智,绘就最大“同心圆”,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能够做好自己的事,就能够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奋进建功之路上展现新气象、开启新局面。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