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 大会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引发热烈反响

时间:2022-03-07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引发热烈反响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参加全国两会的广东代表委员热议,也在广东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持续用力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北京连线

  全国人大代表徐建贤:发展壮大农产品预制菜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福田片党支部书记徐建贤倍感振奋,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奋斗方向。

  今年是徐建贤履职的第10年。他扎根基层,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先后提出了农村垃圾处理、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农村电网改造等“接地气”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有关部门答复,甚至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助力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随着怀集县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我的家乡农民有事做、有活干,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有滋味。”徐建贤说,农村地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激发农民积极性、抓好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希望肇庆未来能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壮大农产品预制菜产业。”他认为,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肇庆具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良好基础和综合优势。农产品预制菜产业一头链接产地田头、一头链接市场餐桌,能有效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群效应。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徐建贤充满信心地说,今天的中国正在绘就一幅农业兴旺发达、环境宜居宜业、农民幸福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全国人大代表黄晓渝: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讲到了我的心坎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黄晓渝连续5年提出与老人养老有关的建议。

  作为一线医护工作者,她坚持奔走在社区、乡村、医院、养老机构进行调研,了解养老护理的真实情况。她也一直在思考:老年人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居家养老是适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黄晓渝在深入调研后发现,目前在家中获得专业的医疗护理已经成为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需求,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却还没成熟。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黄晓渝建议积极探索和完善医疗护理上门服务体系,比如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为居家养老群体建立专门健康档案、按需求培训多层次的养老护理专业人员和建立长期居家养老护理保险体系,探路新型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黄晓渝说,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发展,能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养老服务,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接下来,她将协作加强医院、高校、金融机构的联系,汇集更多资源推动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刘昕:用科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深厚博大的情怀。”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昕感触深刻,中国是农业大国,要通过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科研工作者,刘昕到过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进行农业科技帮扶,也走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田间地头。在调研中,他发现,无污染拆解秸秆是世界也是中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重大技术难题之一。

  为此,刘昕团队破解了秸秆分解“密码”,通过专利技术把秸秆分解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而获得丰富的五碳糖、六碳糖,加速秸秆回田降解转化,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今年刘昕带来了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重视畜禽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推动机器人替代高强度体力搬运作业等8件提案。刘昕说,今后将继续带领团队进行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尝试,把科学研究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紧密对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为确保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南粤回音

  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并不断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不断激发粮食生产“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派驻清远连山太保镇金融助理黄坦说,随着广东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纵深推进,金融机构正积极导入资源,助力区一级供销社在乡镇设立种养殖基地,以金融帮扶的“外在拉力”激发粮食生产的“内生动力”。

  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汕头市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林岳介绍,合作社今年计划插秧3800多亩,同时全力以赴整治700多亩撂荒地,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所长周灿芳信心倍增。她说,广东拥有良好的光热条件和海岸线,应在现代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高科技农业等方面有所作为,并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织密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感温暖。”广东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社工科科长刘海涛说,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该中心设置医务室,为行动不便受助人员提供康复护理,落实每日巡诊和送医送药制度,还提供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服务,提高他们个人生活适应能力和基本谋生技能。

  近年来,广东还不断引入社会力量,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广东干部群众表示,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甄鹤说,广州鼓励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与困难群众结对,“一对一”提供精准帮扶。同时广泛发动市民群众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织牢织密特殊困难群体志愿服务网,打通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河源友佳老年康复有限公司养老护理及培训员黄惠敏已经从事护理工作14年。她说,作为养老服务人员,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强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关心关爱。同时将加强与当地高职学校合作,深化养老服务技能培训,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到乡村,助力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广东实践

  广东亮实招下实功确保端牢自己的饭碗

  让种粮农民有钱挣 让消费者有口福

  惊蛰万物生,春耕农事忙。随着惊蛰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广东进入春耕备耕的忙碌阶段。

  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广东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上亮出实招、下足实功。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320万亩、总产量1280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新增高标准农田161.8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85.9万亩、垦造水田5.2万亩。

  单单早稻生产这一项,广东就挑起了大梁,当了排头兵。面对罕见的秋冬春连旱不利气象因素影响,全省攻坚克难,实现早稻亩产407.0公斤,总产量524.15万吨,早稻平均亩产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早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列全国第三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稳粮增产还需唤醒“沉睡的撂荒地”。

  为此,广东推进农田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撂荒耕地整治、恢复和新增耕地、提升耕地地力等措施,确保良田粮用。

  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广东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在优质稻等领域的育种水平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从种源上保障粮食安全。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统计,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6个籼型常规稻品种中,4个品种由广东育成。

  “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让消费者有口福。”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说。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