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专页 > 代表履职

全国人大代表温锦玲:税务部门“暖心”行动 为脱贫攻坚“护航”

时间:2020-05-13 来源: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农产品难销,工资难发,农户难过,我心里很难受。”全国人大代表、高州市果留香石榴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温锦玲用了4个“难”字描述过去这段记“疫”。

  据了解,高州市果留香石榴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注册成立,目前已在该市宝光街道办和云潭镇建成3个共1000多亩种植产业基地,年销售收入近600万元,曾获评“广东省巾帼创业基地”。自2017年起,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召,温锦玲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为农户提供石榴种苗、种植技术指导、就业岗位等,带动了当地1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现贫困户年收入人均达2万余元。
  “合作社一直都享受自产自销农产品增值税减免政策,‘省’出来的真金白银,让我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合作社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温锦玲介绍说。但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合作社的新鲜水果滞销,很多果实都烂在田间,许多农户收入减少,愁眉苦脸纷纷上门诉苦,她面临巨大的损失和压力。
  正在她心急如焚时,当地税务部门传来一个好消息: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查询分析和部门协作网,税务人员发现了一家扶贫电商企业和一家石榴加工公司,可以为鲜果打通销路。
  “这真是一场及时雨!税务部门的‘暖心’行动,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我有信心带领村民度过疫情‘寒冬’,早日实现脱贫奔小康。”温锦玲说,税务人员来了好几趟,最终解决了滞销产品的出路问题。“2000斤的石榴,一个早上打包完,一手交货,一手收钱,村民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谈及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温锦玲表示,要想方设法突破农业要“看天吃饭”的难题,拓宽电子商务和加工销售的经营模式,带领村民走“可持续发展”致富路。
  “了解到我们有这个想法后,高州市税务局相续开展了3次“云端税宣辅导”活动,还制作了电子版‘减税降费个性化服务卡’,辅导我们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这种非接触式模式安全、便捷、高效,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值得推广。”她希望,“后疫情时代”税务部门能继续围绕减税费、优服务,在物流和下游产业链上给企业‘牵桥搭线’提供更多帮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做大做强。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