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 新闻中心 > 大会文件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时间:2025-01-18 来源:广东人大网
分享到: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年1月16日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海波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省政府、省政协等各方面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2024年,全省法院收案262.23万件,结案269.37万件;省法院收案4.78万件,结案5.37万件,同比增长4.02%和13.99%。提升实质解纷成效,诉前调解成功83.55万件。审限内结案率91.13%,为近5年新高,存案数降至5年来最低。

  一、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助力护航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以公正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尽责构建新安全格局。守好政治安全“南大门”,严厉打击各种渗透颠覆、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活动。开展“粤安2024”打击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从严惩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坚持涉众型金融案件依法审理、追赃挽损和维护稳定一体推进,平稳审结“红岭创投”等特大金融犯罪案件784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602件1899人,党的二十大以来首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郭洁芳接受法律审判,彰显党中央反腐败坚定决心。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绝不姑息、绝不容忍。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542件。依法从严从快判处驾车冲撞行人的樊维秋死刑,彰显重刑震慑。审结涉黑恶案件323件1589人,一批扰乱治安的“村霸”“市霸”势力被铲除。深入开展“清源2024”禁毒行动,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700件。审结缅北移交涉电诈人员等案件1.4万件,追赃挽损9128.92万元。对谢旭华、古少州等特大跨境赌博犯罪集团追究刑事责任。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把责任落实到司法审判各环节。

  深入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权利、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涉诉企业基本账户识别机制,调节不合理融资利率,妥善化解企业投资经营纠纷。执结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8.9万件,追回款项76.0亿元,通过“活封”“活扣”放活查封财产近200亿元。建立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和简易清算机制,办结破产案件7159件,105家企业通过重整和解获得新生,在“危机”中找到“新机”。深圳法院制定全国首例个人破产程序指引,为集约解决负债提供新路径。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审结涉港澳民商事案件1.35万件,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连续出台3个涉港澳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完善与港澳衔接的证人作证程序,建立汇集3万多部域外法、近7万份裁判文书的大湾区法律查明平台,以中英葡三语发布大湾区跨境纠纷案例共7批110个。前海、横琴法院率先引入港澳特邀调解组织,7家调解组织、120名调解员参与226件跨境纠纷化解。与省司法厅上线裁审对接平台,实现港澳仲裁保全全流程“网上办”。香港高等法院判决某公司支付陈某款项,因该公司在内地有财产,经陈某申请,佛山中院作出大湾区首例裁定,香港民商事判决在内地得到认可和执行,纠纷解决更加便利。粤港两地法院定期互派法官交流,组织港澳法律学生到广东法院实习,承办首届大湾区律师培训班,司法交流纵深拓展。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审结发明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1.77万件。在高价值技术案件中适用“先行判决+临时禁令”立即制止侵权,避免“赢了官司,输了市场”。出台保护数据产权审判意见,促进数字产业有序发展。依法加强创新利益涉外保护,大疆公司与美国贝尔德事隆公司长达5年的全球专利纠纷一揽子和解。坚持金融资本服务实体企业导向,审结金融案件42.51万件,出台为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的指引,澄清“涉诉”并非“失信”。东莞法院通过信用评价,帮助17家科创企业申请贷款超亿元。

  服务“百千万工程”。审结涉“三农”案件7.9万件。服务数字农业、农村电商发展壮大,完善潮州瓷器、茂名荔枝、河源擂茶等“粤字号”地理标识立体保护,加强对苏区老区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拓展“向海”发展空间,审结海事海商案件1949件,依法保障海洋电子信息、油气化工、船舶制造、海产养殖产业发展。追究朱某天等“海霸”“渔霸”滋扰渔民、盗卖水产刑事责任,保障“蓝色粮仓”更加充实。开展组团纵向帮扶“强县”,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等帮扶项目35项。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6030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完善应对域外平行诉讼、临时禁令司法“工具箱”,护航粤企出海行稳致远。在涉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合同纠纷案中,认可和执行“一带一路”国家仲裁裁决,入选联合国贸法委适用国际条约司法案例。促成希音与拼多多撤回境外诉讼实现和解,引导出海业态健康规范发展。加强外贸物流审判,推动中欧班列货运纠纷综合治理。湛江法院签订“13+2”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协作协议,以高效司法畅通道、降成本。接待非洲首席大法官代表团、蒙古国司法总委员会来访,加强国际司法交流。

  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行政案件2.66万件。连续16年向社会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依法审理与经营主体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协议、行政处罚等行政案件1706件,监督、纠正侵害经营主体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坚决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举办首届行政审判与行政复议同堂培训。全年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7万人次,有力彰显责任政府担当。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建行政争议调解中心98个,化解争议3.3万件,府院联动解纷更加高效。

  二、为增进民生福祉忠实履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正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

  培育弘扬社会正气。发布典型案例29批233个,用生动事例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东莞法院在“邻里拆墙案”中,大力弘扬“六尺巷”精神,妥善化解遗留20多年邻里房屋土地纠纷。惠州法院在“英烈名誉公益诉讼案”中,依法严肃追究亵渎烈士行为责任,彰显惩恶扬善鲜明导向。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全省法院1039名资深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加强法治宣传,省法院拍摄保护科技创新短片《芯战》获评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短片,维护营商环境短片《救治》获评全国法院微电影“金法槌奖”。

  用心用情办好百姓身边案。审结各类民生案件158.73万件。推动落实家庭教育责任,发出家庭教育令518份。杨某对非婚生女儿长期未抚养管教,广州从化法院联合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联动教育局对辍学子女进行帮扶,合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大力打击医保骗保,追回骗保金额505万余元。依法规范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多样化经营模式,引导新消费方式健康发展。完善诉讼服务窗口对残疾当事人的手语、盲文保障,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累计提供立案、开庭、阅卷等服务225.98万次。为经济困难群众减免诉讼费603.51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3920.44万元。坚持“有信必复”,落实院庭长接访,把群众难事当家事办好。

  促进劳动关系治理。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34万件,为务工人员追回工资25.7亿余元。有效识别“求职贷”“培训贷”就业陷阱,发出司法建议为职场新人“避坑”。保障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平台主播等新业人员合法权益,依法支持人身意外、雇主责任、疾病医疗等商业保险及时赔付,提升从业待遇。积极加强海外基建劳动者权益保护。法院和劳动仲裁、工会协会联动化解劳动争议,上线“劳动维权计算器”,联通劳动争议裁审信息,形成纠纷共治合力。

  稳妥化解房地产纠纷。审结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2.32万件。落实土地、财税、金融专项政策,妥善处置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多地法院运用“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综合化解房地产产业链纠纷。会同住建等部门开展房屋验收、产权登记专项治理,从源头上预防纠纷。规范房地产保全执行措施,支持白名单项目融资建设,全省246个楼盘一揽子解决交付问题,为4.5万个家庭圆了安居梦。审结物业合同纠纷4.26万件,保障群众“居有所安”。

  守护良好生态“绿色家底”。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05万件。建立“林长+森林法官”“河湖长+河湖法官”工作机制。珠海法院审结全国首例非法引进外来物种刑事案件,守牢生物安全屏障。与省检察院、省生态环境厅就生态环境修复作出规定,破解生态修复执行难、监管难,累计判决修复费用7亿元。探索“增殖放流”“以碳代偿”恢复生态,与贵州法院促成全国首张跨省司法碳票交易落地。与广西、福建、海南3地法院开展红树林司法保护,加强携手护“绿”。

  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助力打造安全、健康、清朗网络环境。依法惩治恶意诽谤、造谣生事、人肉搜索和网络水军等网络暴力行为。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推动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转变。广州互联网法院针对未成年人打赏、充值等网络高额消费问题,与大型平台共建预防机制,助推学校家庭教育、行政部门监管综合治理。依法规制非法采集人脸图像、违规收集处理信息、未经同意推送广告等行为,让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审结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权益案件179件。严惩破坏军事设施、冒充军人招摇撞骗、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等犯罪行为。维护英雄烈士和退役军人名誉、荣誉。出台进一步加强涉军维权工作意见,健全涉军审判工作机制,各地法院设立涉军维权办公室,搭建“一中心多站点”司法拥军平台,畅通维权“绿色通道”,军人军属权益保护更加及时。

  强化侨胞侨企权益保护。审结涉侨案件1478件。与省侨联等建立跨境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地法院建立涉侨权益保护协作机制。江门法院与侨联共同研发“侨邑通”小程序,与深圳国际仲裁院共建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实现“海内+海外”协同化解纠纷。

  三、为夯实司法能力建设深化改革

  坚持改革引领、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

  聚焦“公正与效率”司法主题。以全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审判质效综合提升为牵引,一年接着一年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长期积压开展“降存清积”,未结案件数量上一年度下降26.73%,2024年再下降23.52%,三年以上无合理理由长期积案实现动态清零。以“如我在诉”做实“一个程序解决纠纷”,约四分之一的纠纷在进入审理前成功调解,86.22%的案件在第一审程序中得到实质化解。阳江法院在审理某制造企业合同纠纷中,深入查明事实,充分预计本案了结还有连环纠纷,引导当事人一并提出、一次解决,实现案结事了,被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强化管理落实司法责任。探索完善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保障裁量权与执行权统一规范行使。健全审判流程监督,通过对案件提醒督办、系统示警、数据研判等提升管理效能。运用法答网答复业务疑问2.04万项,转化审判指引、司法建议142件。持续推进院庭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全省法院院庭长共审结案件91.86万件。全国法院百篇文书和百场庭审评选中,获奖总数全国第一。

  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执结案件77.66万件,执行到位2389.28亿元,执行存案降至十年来新低。建成新型执行事务中心156个,执行结案平均用时缩短26.5天。试点以指令、提级等方式交叉执行,将7064件复杂案件交由异地法院执行,实质化解4765件。通过建立省级公物仓盘活难以变现的刑事涉案财物,14家法院入库财物达7.1亿元。深化善意文明执行,赋予履行宽限期6万余次,出具《预处罚告知书》2万次、信用修复证明或主动履行证明5万余份,帮助28.24万人恢复信用。

  探索数字技术为审判赋能。省法院全力推进案件卷宗电子化数字化,民事、行政案件试点全流程电子卷宗办案,打造数字审判、数字执行、数字服务、数字管理、数字治理综合体系。深圳法院搭建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探索人工智能司法应用规则,推动民商事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缩短38天。广州海事法院研发船舶智能评估系统,船舶拍卖成交率高达95.5%。

  做实纠纷源头化解。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一体推进矛盾预防、实质化解、源头治理。与省住建厅、人社厅等14个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全面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积极融入省委政法委“1+6+N”基层治理工作体系,通过指导人民调解、参与联合化解,支持镇街综治中心实质解纷。推动省依法治省委员会出台加强司法建议意见,全年发出司法建议2347件,反馈2089件,推动安全生产、交通执法、土地征收等多个领域完善监督管理。

  纵深推进从严管党治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轮训,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开展“四强”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法护南粤”主题党建。加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举办干警培训52期1.68万人次,建立年轻干部脱产到信访岗位锻炼制度,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问责追责239人。开展刑事审判辩论赛、司法警察技能竞赛、法律英语演讲比赛等岗位练兵活动,省法院辜恩臻等41名个人和深圳前海法院等21个集体获省级以上奖励。

  四、自觉接受监督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不断增强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把审判工作置于人民监督之下。

  全面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执行工作。办理代表建议36件、审议意见建议267份。省法院连续7年到21个地市团组通报工作。邀请代表到省法院开展“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视察调研,到各级法院视察工作416场956人次。邀请66名代表担任法官遴选委员会、惩戒委员会委员和特约监督员。

  主动接受民主监督。认真向省政协常委会通报法院工作。邀请356名政协委员担任评审专家、特邀调解员。上门走访民主党派省级机关,邀请政协委员调研法院工作,召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座谈会。86家法院与同级工商联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及时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

  依法接受检察监督。常态开展法检会商交流,共同推动防治虚假诉讼、未成年人前科封存等工作落实。省法院、省检察院“两长”同庭履职获评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推动全省法检“两长”同庭38场。落实各级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制度。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召开新闻媒体、律师代表座谈会,聘任881名特约监督员,邀请7.8万名各界人士参与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活动。坚定不移推进司法公开,全年网上立案236.7万件、网上开庭11.19万场、上网文书63.91万份,全省法院司法透明度指数居全国前列,广州中院连续9年全国第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工作取得进展,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离不开各级党委正确领导、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各级政府和政协大力支持,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在此,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我们清醒认识到,目前法院工作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审判工作与广东肩负的使命任务还有落差,司法责任和维护安全稳定责任还需深化落实。二是案件基数大、存案多等问题仍然制约审判工作发展,综合提升审判质效仍需常抓不懈。三是审判专业人才储备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外法治工作需要仍存差距。四是全面从严治党还在路上,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不容松懈。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努力以公正高效司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

  一个中心更深聚焦,全力保障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实。深刻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任务,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造跨境纠纷解决优选地。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释放区域协调发展活力、不断开辟新发展空间。

  一条底线筑得更稳,毫不懈怠落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职责。充分发挥审判机关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积极落实中央及省委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项宗旨贯穿始终,全面畅通人民群众表达诉求渠道。加强弱势群体司法保障,依法审理好劳动争议、社会保障、农资补贴、抚养赡养等案件,兜牢民生底线。助推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以司法之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以“如我在诉”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着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一个主题更为鲜明,抓铁有痕提升司法公正与效率。坚持综合提升审判质效、强化司法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前端化解、规范立案、实质解纷、案件流转、权益兑现工作。持续深化司法责任改革,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科技为审判赋能,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一支队伍建得更强,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法院铁军。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深入融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专业领域司法人才培养。健全正风肃纪反腐和司法制约监督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三个规定”,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各位代表,法治安邦,要在尽职!全省法院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实干奋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