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分组审查计划和预算报告 扎实推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16日,按照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日程安排,代表分组审查计划和预算报告,深入了解我省宏观政策与财经政策的走向,并结合自己的履职身份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代表们表示,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广东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今年计划和报告各项指标设置符合广东发展实际,进一步稳增长扩消费促投资,加力实施惠企利民政策,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计划和预算报告配置财政资源有精度、回应民生关切有温度,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省人大代表、惠阳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卓伦说,建议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中,增加对区级财政的支持。
他建议,在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更好保障跨市域交通设施建设,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专项债券成为不少代表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央新增安排了多项专项债券,这对地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但地方基层在申请债券资金时,存在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足等问题,导致无法按进度要求使用资金。”省人大代表,东莞市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陈钊希望接下来能够加大力度为地方申请和使用专项债提供指导支持。
省人大代表、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经理陈沛和认为,预算报告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积极争取国家增量政策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振消费、有效扩大投资规模、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确保财政收支规模稳中有增。
“202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是积极、合理和可行的。”他建议,要做好中长期财政收入形势分析研判,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过程创新链构建、科技创新支持与人才培养的支出。
此外,持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得到许多代表关注。报告提到,今年全省将安排703.63亿元,其中省级安排306.47亿元,支持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民生保障持续加强,重点民生支出呈不同幅度增长,这体现了广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省人大代表,农业银行汕尾分行副调研员、高级经济师陈丽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