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钦良
时间:2025-01-16
来源:南方日报
省人大代表、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叶钦良:
“摸清保护区‘家底’,就地保护珍稀植物”
这些年来,我们持续开展野外科学考察,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基本摸清了保护区内动植物的完整“家底”。
相关成果表明,到去年底,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野生植物117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2种;有陆生野生动物1644种、昆虫1414种,脊椎动物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4种。
得益于环境“绿美”提升、科研力量充实,我们开展了诸多有效探索,实现多种珍稀植物就地保护,使其在原生地不受干扰地正常生长。
比如,我们把营林技术措施创新应用在珍稀植物大苞山茶的保护上,促使该物种正常开花结果,摆脱濒危状态;在建设乡土植物园保障种质资源安全的基础上,我们采取野外回归措施,让物种正常繁衍。
目前,我们正在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纹兜兰进行人工繁殖,去年底到今年初,已经回归2批超过200株紫纹兜兰,开春后我们将加大培育力度,扩大野外回归数量。
扎实的科研成果,为实现森林资源高水平保护利用打下良好基础。我们还大力开展自然教育、科学普及和环境教育活动,粤港澳自然教育季、广东省森林文化周、“紫纹兜兰节”……这些活动让公众近距离观察自然、感知珍稀植物,体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保护意识,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贡献。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