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团 > 媒体聚焦

代表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支持返乡农民就业创业

时间:2024-03-10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广东正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全国两会,广东代表们聚焦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兴农、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纷纷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助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建好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充分发挥地方职业院校教育优势,培养能够立得下脚、留得住心、扎得了根的农业专业人才,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谢青梅聚焦农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关于在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中加大农科专业设置和当地农业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谢青梅发现,地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匹配度不高,涉农专业偏少;地方职业院校设置当地特色农业专业非常少。“考虑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适当增加农学类、畜牧兽医类、林学与风景园林类、食品加工等农科专业设置,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相匹配。”为此,她建议,教育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地方产业(县域)发展情况,要求地方职业院校适当设置涉农专业。同时,加大地方职业院校中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涉农专业的师资队伍,改善涉农专业办学条件,吸引更多技术资源、师资力量链接到地方职业院校中去,发挥当地企业在地方涉农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助推农业强国建设。”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市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慧建议,加大政策力度扶持鼓励农民对土地有机质进行回补。“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土壤管理方法,如增施高效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借力跨境电商

  让农产品“走出去”

  “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在农业领域坚守14年,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百千万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芬说。

  去年,她所在的企业首次成功将韶关的优质农产品——长坝沙田柚自主出口到欧洲,产品在装箱前经过了500多项严苛的检验,这证明了中国优质农产品在“家门口”可以实现出口闭环,通关便利化给当地农企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她建议,可依托省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建立粤赣湘(韶关)采购商联盟,让大湾区、全国乃至国际采购商深入产地,鼓励采购商携手生产商,实现生产与市场融合发展。

  黄秀芬建议,农产品借力跨境电商“走出去”,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向全世界。争取国家发改委的物流枢纽基地落户韶关,一方面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农产品高效出海。另一方面,推动要素资源在大湾区“北大门”的聚集,特别是物流资源、电商资源以及大数据资源,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