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广东要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基因编辑—品种培育”全链条攻关路径
8月26日上午,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场专题会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专场)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耀光围绕生物种业创新作交流发言。
刘耀光介绍,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和种业强省,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全国领先,超级稻、白羽肉鸡、水产新品种等育种成果显著。
当前全球种业竞争日趋激烈,生物育种深度融合。刘耀光认为,生物育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撑,广东有基础、有条件、更有责任在生物育种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刘耀光建议以生物育种为核心,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基因编辑—品种培育”全链条攻关路径,加快突破性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种源防线。
刘耀光表示,要优化生物育种重大专项,聚焦智能设计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建立从种质资源保护到品种选育的一体化创新链。重点突破基因编辑工具、生物大数据解析、AI育种算法等关键技术,推动育种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迈进。
“要建设高能级平台,强化协同创新。”刘耀光建议,进一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争创生物育种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建设大型表型组学平台和农业生物基因库,打造跨学科、跨单位的创新联合体,提升重大成果产出能力。
此外,要深化科企融合、加速成果转化,建立“政府+科研+企业”品种研发推广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品种测试与示范基地,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快速落地。加强国际种业科技合作,提升广东种业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