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专题调研 “把脉开方” 激发“绿美”新动能
原标题:“把脉开方”激发“绿美”新动能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
“助力绿美善美,提升颜值产值”专题调研
立秋暑气未消,代表步履不停。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月的工作安排和关于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的要求,近日,韶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发动在韶全国、省人大代表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围绕助力绿美善美,提升颜值产值,深入乳源、始兴等地,聚焦林业经济与林下经济发展、“百千万工程”实施、绿美乡村建设等领域开展专题调研,为韶关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把脉开方”激发“绿美”新动能。
聚焦林业、林下经济
以“含绿量”促“含金量”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韶关市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任务排名位居全省前列。
8月19日至20日,韶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深入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大东村、始兴县沈所镇大樱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始兴县沈所镇巨黄竹苗圃基地,详细了解精润生态农业高含量箭叶淫羊藿种苗培育及种植示范基地(林下经济)、樱桃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巨黄竹产业(林业经济)发展等情况。一路走来,代表们深切感受到韶关市绿美乡村正不断展现的生态魅力。深入挖掘林业经济和林下经济的发展经验,探索发展模式和路径。
“箭叶淫羊藿是不是只能在黑松林下生长?”“哪些树种种植更有利箭叶淫羊藿生长?”“在樱桃种植管护工作中,采取哪些病虫害防治措施?”省人大代表、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量处副主任冯秋园提问直击重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林下经济发展,扩大种植淫羊藿这个做法是正确的,我们要带动起来,不只是在乳源,还要带动其他乡镇的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此外,在当地建设产品深加工基地或成立合作社等平台,提高产品价值,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宝武管理学家李世平建议道。
助力“百千万工程”
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
漫步在秋日的乡村里,开得灿烂的花儿与古建筑相映成趣,代表们纷纷举起手机,拍下乡村一隅。调研组实地走访游溪镇大寮坑村、游溪镇中联村、顿岗镇周所村、城南镇周前古村,实地调研了八一新村人居环境整治、佛高村绿美乡村建设与瑶客共生广场山原色民宿产业发展、始兴县土地综合整治未来社区项目建设、古树保护与绿美生态建设等情况,并现场就调研情况提出问题和意见建议。
“为改善环境,村委积极推进‘四小园’建设,对村里零散的‘边角料’地块细致摸排,根据每个地块的特点进行精心改造。”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道。
绿色扮靓乡村,旅游带动发展。
今年以来,在韶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的科学指导下,韶关市坚持以项目为牵引,强统筹、优项目,积极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块地”改革经验新模式,并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广泛调动各方积极性,重点聚焦“四旁”“五边”,科学开展村庄绿化美化,着力打造绿美乡村,推动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代表们认为,韶关市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乡村旅游,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引进文旅项目,让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绿化净化的基础上,借“美”拓宽了致富的大门。
倾听民声
助推韶关绿色经济发展
绿美广东车八岭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广东唯一一个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专业性人大代表联络站,不负建站初衷,成为全省五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征集立法建议、宣传人大制度和党的政策的前沿阵地。此次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开展“助力绿美善美,提升颜值产值”专题调研座谈会在绿美广东车八岭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为了让代表们详细了解韶关市在绿美生态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效。
会上,群众代表纷纷踊跃发言,“我们村小组居民在生活区内缺乏对绿美生态建设的合理规划、受相关政策限制,现有生态产品缺乏可持续发展路径。”瑶族生态村村民邵耀和首先向代表们道出心声。他建议相关部门结合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合理规划,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
同样遇到困难的还有广东万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生。他告诉代表,自己企业生产出来的油茶销售渠道不畅通,加之受林业和用地政策限制,加工厂建设较困难,没有加工厂就无法提高油茶附加值,希望省里能出台有关政策,把油茶纳入粮油收储范围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目前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多为塑料或者新材料产品,竹产业制品相对较少,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宣传推广力度有待提高。”来自劲源竹制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经理刘伟盛则建议有关部门和竹制品行业协会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提供有关政策支持,促进竹制品产业机械化生产。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群众代表反映的产业发展等问题及建议,代表们给出“金点子”。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高级主管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团委书记罗振建议:“要重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群众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制定适宜的目标,并持续加强后期管护工作,突出造血功能、打造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以及绿色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省人大代表、广东众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小雄提出:“我认为要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拓宽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渠道和路径,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带领林农增收致富。要立足资源禀赋,主动响应“以竹代塑”战略,发展壮大竹产业,推广种植经济作物,释放绿色经济效益,让广大群众共享绿美发展成果。”
省人大代表、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量处副主任冯秋园建议:“要因地制宜,加强前期规划的建设,做好林分优化和林相改善工作,拓宽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渠道和路径,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带领林农增收致富;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将绿美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让群众从绿色发展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调研组认为,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补强乡镇建设短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升级,完善镇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多措并举推动美丽镇村建设再出新成效;要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做好农房风貌提升和乡村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人大代表要做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传播者、践行者、护航者,为助推“百千万工程”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代表们对于乡村绿美、产业发展的建议、意见最终将形成调研报告,为推动增加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提升绿色发展的“含金量”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