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 > 代表风采

高文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逐步形成 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

时间:2025-03-11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呈现加速突破、应用驱动的新趋势。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不断深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逐步形成,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

  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抢占产业制高点

  南方日报: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各行各业的变革,这一技术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文: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备典型通用技术特征,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够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创造新的生产空间。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推动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人工智能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在提升社会服务效率、优化社会治理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以医疗领域为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疾病,助力医生作出更科学的治疗决策,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南方日报:今年全国两会,您提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有哪些具体的想法?

  高文:我认为,可遴选具有基础条件优势的城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创新载体、基础设施,打造集聚区、孵化器,加快培育算力、数据、模型训练等领域龙头企业、顶尖团队和初创企业,构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和企业梯队,积极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务、医疗、自动驾驶等方面示范应用,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和场景应用标杆案例。

  同时,应加快推进“中国算力网”研究计划等,积极推动算力调度平台持续扩大纳统规模和实质运营,为国产化人工智能生态提供算力支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机电一体化与人工智能叠加优势,瞄准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AI终端等万亿级赛道,打造中国特色、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及AI终端产品。

  人工智能人才供给也尤为重要,我认为应加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充分发挥深港合作优势整合高校、企业、实验室优势资源,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学院等高水平机构,打造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推动企业与高校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培养熟悉国产技术的专业人才,降低企业适配国产生态的用人成本。

  大模型仍是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主要方向

  南方日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受到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高文:今年以来,DeepSeek系列大模型优化了大模型训练架构,实现降本增效。在商业模式上采用开源策略、走生态共建模式,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这反映出,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整体发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同时,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方日报:如何更好发挥国产大模型的能力,赋能千行百业?

  高文:数据、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DeepSeek的优势可以理解为算法的优势,数据和算力都是发挥好算法优势的必备条件。

  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集是大模型性能突破、落地应用的核心。当前,全球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数据资源已成为重要战略资产。我认为应考虑设立人工智能国家数据集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国家语料库建设的战略方向、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同时,通过分类别建设国家数据集标准、设立国家人工智能数据集专项基金等手段,加强人工智能国家数据集建设。

  算力是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以及进行复杂计算的基础支撑,是解锁数据要素价值的钥匙,其作用贯穿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智能化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的全链条。作为资源型要素,先进算力的获取需要依靠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目前,“中国算力网”已实现全国协同算力规模达5EFLOPS(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算力规模的突破,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