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热点专题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 > 代表风采

黄艳

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基层公共卫生安全和老年人医养结合

时间:2025-03-06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立足于自己工作领域,关注青少年健康、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老人医养结合难题。并推动相关法规的修订。”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黄艳赴京参会,飞机刚一落地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身为惠东县疾控中心主任,黄艳代表告诉记者,这次准备了两个建议和一个议题供会上讨论,分别涉及学校卫生工作、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以及基层老年人医养结合的话题。

  黄艳表示,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青少年学生呈现出新的健康问题,比如在校学生心理疾病、肥胖以及近视、脊柱侧弯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成为社会现象的问题,学校、社会和家庭如何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实际上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尤其是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也面临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象。现行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于1990年颁布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黄代表希望能加快推进修订法规方面入手,加强学校卫生健康管理工作,从而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其次是公共卫生安全,今年惠州市召开两会,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公共卫生安全放在“筑牢安全底线”来安排,这一话题事关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提升到全国层面更有必要。我国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相对薄弱,政府投入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基层群众防病需求。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作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神经末梢”,应该继续激活其作用,从政策和经费投入来加强建设,从而提高农村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和慢性病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安全网底。

  谈到民生方面,黄艳代表关注到:基层老人如何实现医养结合、安享晚年的社会难题。

  “基层,尤其是镇村老人养老是个难题,现有养老机构大多无法满足养老和医疗救治二者合一的需求。”黄艳代表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基层养老机构中收住的老人多为失能、半失能或者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这超出了一般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因此社会出现服务和需求的矛盾。

  “这牵涉到医养结合、满足老人和家庭真正需求的话题,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均存在巨大的需求。”黄艳代表认为,这就涉及养老护理和医疗保险如何更精准发挥作用的问题,如果在医疗机构中设立养老机构,或者在养老机构中能提供医疗服务,形成“两院一体”,在费用上又能够让家庭承受,那么社会负担将大大减轻。

  黄艳代表透露,她了解到国家已经在一些地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议总结试点地区经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政府补贴+商业保险+个人支付”的模式,让群众真正实现“病有所医,老有颐养”的美好愿景。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