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汝朋
逐步平衡公办学位“扩供给”与“提质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全国人大代表、阳江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场长谢汝朋持续关注教育话题,他认为,系列举措将产生正向积极作用。
一方面,扩大高中学位供给是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应对某阶段出生高峰带来的中考压力的重要举措,旨在缓解升学焦虑,推动教育普及化。
他注意到,今年年初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多样化发展”,他建议可探索设立科学高中、艺术高中、综合高中等,根据学生兴趣和优长,为不同学生提供选择权,为高等教育和职场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更加侧重于高中的特色多样化。
另外,谢汝朋在调研中也发现,落后地区或非中心城区中小学在科学、体育、艺术等领域的设施和师资存在显著差距。他认为可以在扩大学位供给的同时,同步加强非中心城区高中的特色化建设,例如通过财政支持改善特色化功能(科技、艺术、体育)基础设施、推动师资流动,并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提升教育质量。此外,高校招生计划可结合生源动态调整,避免“一刀切”,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引导普职融通、产教融合。
在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方面,他认为此举可降低家庭经济负担,缓解生育焦虑,同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促进教育公平。公办学位“难求”是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落地的必经“阵痛”,需通过分阶段推进、精准投入与制度创新逐步化解。短期优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积累运营经验后再向更大范围普及。这样,逐步平衡“扩大供给”与“提升质量”,才能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每个家庭,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教育公平,结合他在珠三角地区和粤西地区的调研经历,希望一是加大落后地区中小学科学、体育、艺术教育设施投入,地方通过财政专项补贴和多渠道民间资本的共投模式,确保硬件设施与发达地区同步升级;二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定向培养、城乡教师轮岗等机制,为乡村学校输送专业教师,并完善激励政策留住人才;三是推动数据教育等新技术手段在乡村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缩小技术鸿沟,让乡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四是中央转移支付向落后地区倾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持久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每个孩子公平受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