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
优化高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 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看好中国科技制造业性价比和质量的双重优势
优化高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 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
借助资本市场再融资是企业处于积累阶段时推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走向全球领先的必经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他将关注优化中国高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等领域,并提出相关建议。
适度放宽股权融资限制
深耕高科技制造业40余年,李东生一直积极为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过去几年,全球产业链从‘一个中心’逐步转向‘多中心’,形成了区域产业链或是单一国家的产业链。中国高科技制造业已具备性价比和质量的双重优势!”李东生表示,在构建全球化能力优势的过程中,科技能力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支点。
李东生认为,高科技制造业具有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属性,投入资本金大、回收周期长,投资规模往往超过百亿元,而且有持续投资的需求。这些资本投入除了来自项目的股东方外,还需要来自资本市场,为此,他希望优化中国高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
“借助资本市场再融资是企业处于积累阶段时推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走向全球领先的必经阶段。优化中国高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对于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李东生表示,应依据科技制造产业属性及发展规律,对头部科技制造企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创新服务和支持,适度放宽股权融资限制,并按照明确的法规进行审批,提高资本市场融资的可预期性。
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备受关注。“其实在制造业领域,AI技术已有很长的应用时间,我们在很多项目上已经收到了成效。”李东生表示,TCL华星已构建自己的星智大模型,作为企业级应用的一个中心。去年,TCL通过AI应用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远高于公司同期在AI技术领域的投入成本。未来2—3年,TCL还将大幅提升自身算力中心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给各个领域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AI深度伪造内容的侵权现象愈演愈烈。李东生认为,要规范对这一新兴技术的不法滥用,有必要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商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强制标识,减少恶意滥用,对违法犯罪行为追责。
为此,他呼吁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包括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形成对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服务商未履行标识义务的惩罚制度,完善未按要求进行标示的行为界定、分类细则,以及相应的处罚标准;加强深度合成内容标识技术标准和发布的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