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宣传平台 > 人大代表节目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群众的“金点子”搭上立法“直通车”!

时间:2025-11-17 来源:粤TV
分享到: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先后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凝聚民心民智提供了畅通渠道,让群众的“金点子”搭上了立法“直通车”。

1.jpg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从2015年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以来,通过创新“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络单位”模式,在全省共设有国家级联系点3个、省级联系点23个(含国家级3个)及联络单位62个、市级联系点600多个。区域上覆盖了市、县、乡镇、街道、村(居),构建了覆盖全省、类型丰富、充满活力的联系点工作网络。

2.jpg

  李琼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统筹谋划、久久为功,联系点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累计就60余件次省法规草案、立法规划计划以及备案审查工作征集到联系点意见建议超8000条,已采纳吸收700余条。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是少数拥有3个“国家级点”的省份之一,逐步形成江门江海、广州南沙、深圳福田3个点鼎立珠三角、辐射大湾区,带动全省域联系点工作整体走在全国前列的良好态势。

3.jpg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广东第二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也是省、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履行着向国家、省、市立法机关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等前沿法治需求的重任。截至今年10月,完成了19部国家法律草案、28部省级法规、24部市级法规的意见征询,共收集反馈意见建议2900多条。

  其中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意见征集中,就收集到114条意见,被采纳17条。立法联络员邱嘉韵所提交的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支持措施的建议,被成功采纳。

4.jpg

  邱嘉韵 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联络员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蕉门河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 :我们创建国际社区的时候,问到这些港澳的青年,他们在大湾区创业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们说在这边因为没有固定资产很难去融资,我们就把这个情况给提出来了,帮助他们创业。我们基层的声音被国家采纳了,这是对我们基层工作的一个很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个人来说也是非常地开心。

5.jpg

  郭顺 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专班副主任:我们建立了覆盖广州全域兼顾收集粤港澳大湾区社情民意的这样一个网络,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点两办”,在珠海的香洲区和中山的火炬高新区都建立了我们的办公室。同时,我们也聘请了有港澳元素的21个单位和个人,充分地吸收港澳方面的意见建议,将大湾区的(立法)意见建议反映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大力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分发挥联系点立法“前哨站”的作用,截至目前,省人大常委会共设有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21个地市。

6.jpg

  珠海市香洲区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度融合建设。近两年以来,共完成代表法、监督法等12部法律(修订)草案意见征集工作,开展省市地方性法规草案立法征询30项,收集上报立法意见建议581条,被采纳34条。

8.jpg

  李薇薇 珠海市香洲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构建“立法+履职”平台“一体化”。线上对接省人大“粤当家”小程序,征询意见一键提交,实现意见征集全天候、零距离。线下依托“人大代表相约周二”“代表每周一接待一走访”等形式开展专题释法,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11月4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珠海香洲基层立法联系点在香洲区湾仔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广东省快递条例(草案修改稿)》意见征询会,行业代表、社区居民与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大家畅所欲言。

9.jpg

  田学东 珠海市人大代表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广东地方立法的优势,是临近港澳有经验,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大的框架的情况下,我们可不可以先行先试,在这个快递条例里面做出一些比较规范的做法,能给我们全国(立法)闯出一条路来。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广州越秀基层立法联系点位于广州市恤孤院路7号,该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中共三大会址红色资源优势,创新打造“议家通”品牌。截至今年10月,广州越秀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7部国家、省级地方性法规草案,13部市级地方性法规草案的立法意见征询工作;收集反馈意见建议315条,被采纳40条。

10.jpg

  陈丽君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广州越秀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 广州市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东山街道工委主任:创新推出“1428”工作机制。“1”即打造一个核心品牌“议家通”。“4”即利用好东山街道四大特色资源。“2”即线上利用好“广州智慧人大”“广州人大i履职”等采集立法建议;线下同步在社区、学校、企业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8”即“八步工作闭环”的工作流程。

11.jpg

  从2015年广东推动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近年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创新机制、多元渠道和效能提升,让群众声音跨越“最后一公里”直达立法机关。

12.jpg

  林子平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火炬高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我们“34458”一图统揽立法联系点的运行体系,建立了一个以立法联系点为中心的1+7+N的网络,成立了1000人的立法信息员收集队伍,更广泛地更全面地、原汁原味地收集群众的意见。

13.jpg

  冯镜华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去年以来,我们多部法规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征集活动,我们做到了“一法一码”“一点一码”,打破了那个时间的局限,做到线上线下一起来同步征集意见。我们征集了300多条意见,采纳率超过了50%,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省人大常委会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始终,通过“双向选择、双向转化、双线运行、双方互动、双重功能、双管齐下”的“六个双”的创新机制,全力推动全省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李琼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双向转化”。坚持联系点的基层属性,注重将法规条文转化为基层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把征集到的群众建议转化为适合立法需要的意见建议,既接地气,又原汁原味。“双管齐下”。既抓活动阵地等硬件建设,又抓队伍机制等软件建设,在“建好”基础上,注重“用好”,打造擦亮品牌特色,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增光添彩。

  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到的不仅是一条条意见建议,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实期盼。我们要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为全过程参与立法的重要阵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服务平台、讲好民主法治故事的南粤窗口,努力让每一部法律法规都贴近民生、顺应民心、满载民意,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东实践。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