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厚植产业发展新沃土
9月9日,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六场专题会议(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专场)在广州召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进一步齐抓共促,形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希望专家学者以更开放的视野深化研究,助力广东营商环境更好衔接港澳、对接国际;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到优化营商环境中来,多提“真问题”、多出“金点子”;人大代表进产业联络站积极了解企业诉求,及时通过代表议案建议推动解决共性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超前服务、主动对接,确保企业办事舒心、省心、放心、安心。

优化营商环境是产业向新图强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省委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部署要求,今年4月至9月,省人大常委会聚焦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广州、深圳等10个市开展实地调研,还走访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等省直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9月1日至2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到汕尾市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开展调研。黄楚平表示,汕尾坚持“身在老区、对标特区、服务湾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力释放市场活力、发展动能。他强调,人大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及时回应产业发展法治需求,推动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在这次专题会议上,省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黄汉标介绍了我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调研情况。

黄汉标 省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对标世界银行标准高位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与发展,企业开办实现“一天办结”、网办率达99%。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出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举措获全国推广。

据全国工商联最新评价,广东营商环境评价得分居全国第二,企业家口碑投票数名列第一。实施“招商引资20条”政策,今年1月至7月,广东新增外资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2.7%;广东自贸区43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全国,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日趋紧密。
在专题调研报告中,专题调研组指出了当前我省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尚未完全形成、要素支撑存在薄弱环节等卡点堵点问题。在会上,樊纲等6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聚焦这些难题积极交流、建言支招。

樊纲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粤港澳三地在法制、规则对接的问题上,我们还需要做得更细一点,特别是在法律的、规则的制定上,能不能够有所突破,真正地使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制能够发挥作用。

纪文华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WTO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高地,希望在完善外资权益保护方面能够继续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通过细化配套法规、完善协调机制、探索创新方案,不仅能够增强外资企业在广东本地的投资信心,更可以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成立了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工作专班,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

龚桢梽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抓评价。做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迎评工作,连续五年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抓帮扶。印发工作方案来推动我们的粤东西北地区的营商环境的提升;抓试点。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澎湃引擎和关键变量。其中的关键是要把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对此,来自制造业的张传卫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张传卫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要打造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根本还是科技创新优势能不能迅速转化成产业优势。我想重点聚焦的是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是企业本身的事情,但是创新)环境的事情,是社会和政府如何创造“0”到“1”的应用、示范和试验,第一台重大装备在哪里装,实现从“0”到“1”这个关键突破。
近年来,广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全省新一代电子信息等9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万亿规模,广东省连续4年获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的最佳口碑省份。(数据来自《省发展和改革委回应发言》)

陈新烈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我局已在全省全面推行企业开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天办结”,企业开办网办率达99%。我们创新“湾区注册”服务,推行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深化“跨境通办、一地两注”的机制,进一步便利港澳投资者在粤的发展。
当前,广东跨境贸易、海外投资日益频繁,高效中立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市场运行的“稳定器”。省人大代表刘涛建议,要打造“产业定制化”的仲裁服务。

刘涛 省人大代表 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建议深化粤港澳规则衔接,建立三地仲裁裁决“相互认可”的绿色通道。打造“产业定制化”仲裁服务,制定细分领域仲裁规则。支持深圳国际仲裁院、广州仲裁委员会与国际商会仲裁院等机构深化合作,让广东仲裁品牌走进更多新兴市场。

梁震 省司法厅副厅长:我们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仲裁法,深化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支持广州、深圳等市按照“一城一策”出台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的方案,持续提升湾区仲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025数字湾区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1%,连续九年领跑全国。全国人大代表黄西勤建议,要加强数据要素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黄西勤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加强我们的制度引领,加快《广东省数据条例》立法进程,出台数据资产交易细则、数据资产会计处理专家指引;同时推动登记机构之间打通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证书互认,为我们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数能力量”。
省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目前省里正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强化数据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广东省数据条例》立法;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化管理措施,试点开展数据产权登记。
近年来,广东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国首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立法、技能人才立法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等专门立法,为全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将加快制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条例、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低空经济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坚持良法与善治相统一,努力为各类经营主体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产业发展新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