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集 > 宣传平台 > 人大代表节目

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绘就岭南农业新图景

时间:2025-09-08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8月26日,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场专题会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专场)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是立足自然禀赋、文化传统和产业基础提出的现代农业特色发展模式,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抓手,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会上,多名院士专家、人大代表、科技机构代表、企业代表深入探讨、务实建言,多个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回应,为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凝聚共识、共谋良策。

1.png

  李水华 省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省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础扎实、成效显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稳步推进,现代种业和农机装备经过数年努力,进展顺利、厚积成势;现代化海洋牧场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海水种业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养殖装备全国领先。

2.png

  当前,广东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成效显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稳步推进。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9701.21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作为重要支撑,正成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

3.png

  罗锡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加快推进广东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加强中小型农业机械制造。其次需要明确广东农机制造的方向是做什么?根据全国农机制造的布局和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建议重点发展中小型农机,包括动力机械、水稻生产机械、蔬菜生产机械、水果生产机械和其它作物生产机械。

4.png

  陈磊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广东省也将农机装备列入到我们省的首台(套)目录来给予支持,同时我们积极地支持我们广东的农机装备企业,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农机装备的攻关计划。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好首台(套)政策,用好重点产业链标记性产品的攻关计划,推动农机装备产品的攻关和产业化的发展。

  广东,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既是海洋大省,更是海洋经济强省。打造“广东海鲜”品牌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5.png

  张偲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在气候、市场和产业基础上具备先发优势,建议以广州海洋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深圳大鹏湾国家级示范区为样本,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模式,为全国提供“广东方案”。

6.png

  刘棕会 省委农办主任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在这里面呢,一二三产的融合肯定是要打通的。要更加地发力,精深加工、预制菜等等,我们还是会持续地把这个产业链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一块构建得更好。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产业,种业具有投资大、门槛高、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往往超出一般企业的承受能力。推动生物育种、水产育种和畜禽种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种业战略布局的关键。

7.png

  薛华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种业对我们来讲是产业的基础。我们建议深海育种要从工厂化循环水和深海网箱育种的角度去做重点突破,进一步地加强育种企业与科研院校的联动。要保证充分地发挥市场力量,科研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攻克这个深海育种的命题。

8.png

  黎少松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遴选重点育种企业,制订长周期、有重点的扶持政策,在资金、重大项目和人才引进培养上给予支持。

9.png

  吴世文 省科技厅副厅长:我们将会持续地推进现代农业的重点领域攻关,我们强化全产业链的攻关,我们积极地要迈向生物育种4.0的这个时代。

  推动广东种业实现高质量突破,既需技术创新的“硬核”支撑,更离不开资源整合、政策保障与金融赋能的 “协同发力”。从搭建跨领域创新平台,到完善支持体系,广东正多维度构建种业发展新格局,为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10.png

  刘耀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大力支持由我省农业高校牵头,组建生物育种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从政策、用地、项目、经费等方面支持农业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建设重大的基础设施,聚焦基因编辑,智能设计、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方向,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物育种科技创新高地。

11.png

  邓诣群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时不断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模式。建议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合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12.png

  包祖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局长:指导保险机构不断地优化承保理赔,主要的一个方向就是要鼓励机构通过水产品养殖死亡险、设备的损失险、水产品运输险、从业人员意外险,形成一条龙的保险。

  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地方立法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2025年10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促进条例》即将正式施行,作为广东省内较早聚焦地级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专项法规,其不仅填补了汕尾市海洋牧场领域制度建设的空白,更为全省地级以上市海洋牧场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13.png

  宁凌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耕海”就是要建设海洋牧场,要加强海洋牧场的资源养护生态修复,此外还要“牧渔”,“牧渔”就是发展渔业生产,防止渔业生产的非渔化。

14.png

  李毅强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总经理: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总经理:建议推动将政策性养殖保险全面纳入经常性政府开支预算。同时,鼓励保险及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产品创新,依托“政府+市场”风险共担模式,显著降低养殖主体的自担费用比例。

15.png

  胡建斌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海域使用金减免的问题,离海岸线的这个距离,以前15公里和20公里是有不同的标准,以后不再分这个离海岸线的距离,去给企业降低这个成本。

16.png

  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场专题会议(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专场)的召开,为广东推动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向规模化拓展、向产业化深耕、向智能化跃升锚定了方向,更为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能。

  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形成专项任务清单,推动切实解决短板问题,为推动岭南特色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的动力。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