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人大视窗专版20250319
原标题: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2025年代表工作计划“出炉”
以高质量代表工作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一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如何更好推进代表工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新修改的代表法正式施行之际,3月18日,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会上通报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代表工作计划:
启动我省代表法实施办法修改工作、完善“两个联系”工作机制、深化代表对立法监督工作的参与、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持续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计划列出近30项内容,着力以高质量代表工作助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贡献。
深化拓展“两个联系”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
过去一年,邀请569人次代表参与立法、监督和预算审查等工作,统筹协调165人次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调研、座谈、旁听等活动……2025年,结合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省人大常委会如何继续深化和拓展“两个联系”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工作计划提出,要完善“两个联系”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省人大代表、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代表及省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机制,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基层省人大代表全覆盖。
同时,要健全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机制,统筹邀请全国、省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还要建立常委会会议期间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机制,直接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支持代表选择若干议题提前开展调研、听取群众意见,鼓励列席代表积极发表意见建议、提高发言质量,不断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
在日常,还要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形式,组织代表参加代表小组、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履职活动,推动代表履行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有机融合,通过调研、座谈、走访等方式和“粤当家”“粤省心”等线上平台,与所在行业、相关领域群众深入交流。
启动代表主题活动察民情惠民生
去年开展的“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推动了全省13万各级人大代表共植树128.6万株,建成“人大代表林”2682个,收集群众建议2.86万件,当月推动落实1.98万件。
为持续擦亮代表主题活动品牌,会议宣布,今年“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该活动总结过去7年代表主题活动的经验做法,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行动,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把代表主题活动融入全年代表工作,广泛动员代表更好履职,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等,更好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社情民意的平台载体。根据工作计划,今年将进一步落实联络站相关工作机制,完善联络站民主民意表达平台作用,常态化接待群众、常态化开展活动、常态化反映民意。同时,还要支持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党建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等共建共用,推动建立产业、行业、园区、区域等特色型联络站,并鼓励建设省域边界地区联络站,完善协同工作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广东在全国首创“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三常”模式和“省人大常委会评议+市县乡人大代表票决+基层民生微实事立办”的三重架构,将代表大会期间履职与闭会期间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在一起,初步形成省域全覆盖的为民办实事闭环机制。
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代表全链条参与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功效,组织代表全过程参与民生实事的征集、审议、表决、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以“民生小切口”推进“社会大治理”,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及。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内容质量和办理质效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是各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新修改的代表法对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机制作出明确规定。
为落实好“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根据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专题调研,健全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协助代表了解情况,增强代表议案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在议案审议阶段,省人大常委会将加强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与提出议案代表的联系和沟通,将审议代表议案与研究制定立法、监督工作计划,起草和修改法规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研究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首次试水代表建议“提办对接”现场咨询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省发展改革委等8家承办单位参与,选派人员面对面向代表宣传和解释政策,受到代表们高度评价。
在此基础上,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推动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夯实“提办对接”机制,开展服务现场活动、建立工作交流群,做实“办前先沟通、办中勤沟通、办后再沟通”,努力实现办好一件建议、解决一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营造代表与承办单位同心同力、共商共办的良好氛围。还要健全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回头看”工作机制,及时向代表通报推进落实情况。
■链接
1046件代表建议
交省政府各部门办理916件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月召开的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1046件,目前各办理单位正在有序办理之中。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聚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内需、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任务提出建议。根据代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代表建议经过预提交、审核、交办等程序后,目前各办理单位正在有序办理之中。经统计,1046件建议中,需答复办理998件,单位参阅48件。除主办单位需答复的998件外,协办单位需答复2619件次,共3617件次。所有代表建议已依法交由108家承办单位办理,其中交省政府各部门办理916件。
主办建议数量较多的单位有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等,协办建议较多的单位有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等。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主动与办理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把每一件代表建议办好办实。
原标题:当“代表好建议”遇到“办理高质效”
建议办理工作、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公布
为全面展示人大代表履职的广东实践,激励全省各级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激励全省各级人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单位更好推进建议办理工作,省人大代表工作会上还公布了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
以案例为镜,照见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以实践为路,建议办理展现治理效能。20个涵盖民生关切、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优秀案例,一张张写满群众获得感的“民生答卷”,拼出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拼图。
民生关切“落地记”▶▷
从“金点子”到“实景图”
聚焦民生关切、直击治理痛点,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覆盖未成年人保护、反诈治理、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等领域,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10个案例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以“真问题”催生“实举措”。
例如在云浮市郁南县建城镇,一颗颗金灿灿的黄皮果,正讲述着“小特产”变身“大产业”的突围故事。
云浮市郁南县人大代表黄伟峰在调研走访中发现当地无核黄皮产业存在不少短板。他提交《关于促进建城镇“小黄皮,大产业”发展的建议》,呼吁从政策支持、财政扶持、技术培训、科研院校合作等环节助推黄皮全产业链发展。
对此,郁南县出台特色农林产业奖补方案,鼓励开展黄皮种植,同时,强化模式创新,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科技+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管理”的全产业链,并不断完善冷链物流解决销售环节短板。
代表履职的视角始终对准群众最迫切的诉求,湛江市廉江市人大代表黄培梁关注到当地由于游泳场馆缺乏,游泳教育普及率偏低,防溺水工作还有短板,专门提出建议。
为此,廉江市教育局以“普及游泳教育”为切入点,全面铺开校园游泳池建设和游泳培训工作。当地采取“政府指导+乡贤捐建+基层配合”的创新建设形式,实现校园泳池全域覆盖,并积极发动学生自愿参加游泳技能培训。
在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睦洲镇人大代表陈燕芳推动当地把医保窗口“搬”到村卫生站,让“报销不出村”的纸面建议成为身边实景。
村级卫生站“小窗口”是如何托起基层医保“大民生”?接到代表建议后,该镇相关部门立即研究梳理问题,制订实施方案,用时仅1个多月,推动8所村级卫生站全面开通门诊统筹医保报销服务功能。如今,村民们基本可以实现“家门口”医疗报销。
机制创新“解题法”▶▷
“烦心事”变“放心事”
破解民生难题,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中,不少案例聚焦机制创新,人大代表以制度性破题回应群众关切,让“痛点”变“通点”,“堵点”成“亮点”。
合作社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调研中发现,低保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不能领取低保。
如何从制度层面为农村低保户“松绑”?沈燕芬多方奔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文件时,明确区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的根本性质。该建议得到民政部的答复。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省民政部门优化了低保核查系统针对特殊情况的处理程序,使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享受到了应有的低保政策,让百万农村低保户也搭上了“合作致富”的快车。
当机制创新遇上生命健康,履职更有了“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用药难的呼声,省人大代表刘祥以“小切口”立法撬动民生“大关切”,让政策从“试水”走向“定标”。
刘祥发现,自2020年“港澳药械通”政策发布以来仍存在不少痛点难点。他深入了解政策执行中的痛点并提出改进建议,如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进口药品入院机制等,推动了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并最终于2024年上升为立法保障。
而在广州街头,在代表的推动下,一个履职“新工具”,正在大幅提升代表履职质效。2024年1月中旬,广州市天河区穗园社区居民通过扫二维码在线反映广州市穗园东街非机动车堵占人行通道的问题。
广州市天河区人大代表郑少琼等代表收到居民信息后立即联合有关部门与社区居民召开议事会,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随着穗园东街道路微改造工程竣工,曾经长期被非机动车占用封堵的人行通道恢复通畅,居民们不再面临与机动车擦身而过的危险。
一线履职“进行时”▶▷
用“铁脚板”走出“民心路”
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中,既有联动各级代表破解共性难题的“组合拳”,也不乏扎根一线解民忧的“绣花功”。
当单打独斗难以破解产业瓶颈时,四级人大代表的联动履职便成了关键钥匙。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是岭南盆景之乡,“瑞岭村种植盆景虽有一百多年历史,但产值不高,树种出来就卖,没包装、没文化,更没品牌。”广州市人大代表胡志仪说。她与朱意琴等省、区、镇人大代表通过开展盆景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区、镇、村和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
四级人大代表提交高质量代表建议,推动瑞岭村大力发展盆景等乡村特色产业,助力引进高端花卉种植企业,使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并带动赤坭镇花卉、盆景种植面积超5万亩,从业人员超2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
代表履职的答卷上,写满群众关切的“必答题”。
在珠海市金湾区,告别砖瓦房,住进新小区,平沙华侨农场职工的“安居梦”终成现实。在这一过程中,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起到了关键作用。
面对原华侨农场职工住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推动下,平沙镇于2020年启动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并纳入2020年珠海市十大民生实事、金湾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如今,老旧砖瓦房住户搬进了新家园。
在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酷哥爷路段,几盏“失明”路灯困扰居民已久,所城镇人大代表何镇勇从实地察看到督办维修全程跟踪,让“黑暗死角”变“平安归途”。
小事不小,微光成炬,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把问题清单变成行动指南,以实招破解民忧,用“民生小事”垒起“幸福大事”。
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
1.“关于加强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建议”的办理工作
(领衔代表:省人大代表肖文;主办单位:省检察院)
2.“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强化心理疾病防治措施的建议”的办理工作
(领衔代表:省人大代表江周敏、廖国栋、吴以环、梁建坤;主办单位:省教育厅)
3.“关于强化协同联动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的建议”的办理工作
(领衔代表:省人大代表刘涛、曾学智;主办单位:省公安厅)
4.“关于加强和推进我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的建议”的办理工作(领衔代表:省人大代表陈文宾;主办单位:省民政厅)
5.“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打造广州千里乡村风景道的建议”的办理工作(领衔代表:广州市人大代表武戟;主办单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6.“关于优化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安全管理的建议”的办理工作
(领衔代表:汕头市人大代表李俊黛;主办单位:汕头市水务局)
7.“关于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的办理工作
(领衔代表:汕尾市人大代表余伟钢;主办单位:汕尾市教育局)
8.“关于继续加强学校游泳场馆建设推进校园游泳教育工作的建议”的办理工作(领衔代表:湛江市廉江市人大代表黄培梁;主办单位:湛江市廉江市教育局)
9.“关于促进建城镇‘小黄皮,大产业’发展的建议”的办理工作
(领衔代表:云浮市郁南县人大代表黄伟峰;主办单位:云浮市郁南县农业农村局)
10.“关于开通睦洲镇村级卫生站门诊统筹医保报销服务的建议”的办理工作
(领衔代表: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人大代表陈燕芳;主办单位: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中心卫生院)
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
1.坚持不懈为民代言,为全省100余万农村、低保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扫除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
2.讲好海岛上的新故事(全国人大代表谢坚)
3.四级代表联动催生绿美“钱”景——小盆景“蝶变”超10亿元富民大产业
(省人大代表朱意琴、广州市人大代表胡志仪、花都区人大代表魏建忠、赤坭镇人大代表姚标民)
4.“小切口”立法保障民生领域“大关切”——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持续推动“港澳药械通”政策完善并实现立法保障(省人大代表刘祥)
5.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河源市人大代表黄汉忠)
6.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肇庆市人大代表陈瑞爱)
7.“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疏通道路“血管”,化解群众心结(广州市天河区人大代表郑少琼、孙明芳,广州市人大代表陈武)
8.平沙镇人大助力上千户农场职工实现“安居梦”(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人大代表陈志华,珠海市金湾区人大代表姚兆斌、陈志、潘新国)
9.高速建设启新程,代表担当解民忧(东莞市东坑镇人大代表卢柱枢)
10.人大代表应民声,路灯修复暖民心(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人大代表何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