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履职 > 全过程人民民主广东实践

广东创下全国总量最大、数额最高红树林碳汇交易记录

时间:2025-07-30 来源:南方+
分享到:

  7月29日下午,广东省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执法检查工作部署会召开。会上,省政府副省长张少康汇报广东省贯彻实施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总体情况。

  张少康介绍,广东省大陆海岸线总长度居全国首位。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自2021年起,广东先后出台一系列涉海“规划”“意见”及“条例”,为促进海岸线高效率利用和高水平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202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以《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为引领,实施海岸线分类分段分区精细化管理,划定优化利用岸线、海洋发展区,支撑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并于2024年突破2万亿元。同时,划定严格保护岸线和限制开发岸线,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设立了各级涉海自然保护地,数量和面积居全国前列。

  会议指出,广东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国家下达我省2025年底前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6.4%的管控目标分解下达到各沿海地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海岸线占补制度,实现海岸线占用与修复补偿相平衡。用最严格的标准开展用海项目占用自然岸线审查,自然岸线保有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完成全国首宗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打通海岸线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路径。

  聚焦重点岸线和重点海域整治工作,广东开展海岸线保护与整治执法专项行动和“沙滩共享”专项治理,解决公共沙滩各种形式的“私有化”“私属化”,持续推动公共沙滩空间贯通开放,实现海岸线的“透绿见蓝、透光见海”,让公众享受到碧海蓝天和洁净沙滩。

  此外,广东组织整改全省疑似占用破坏自然岸线,有效遏制占用破坏岸线行为多发态势。组织完成大陆海岸线及有居民海岛岸线排污口排查,登记入海排污口,实现入海排污口信息一张图和台账一张表管理。大力推进珠江口6市问题入海排污口整治,整治完成率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年度目标任务。

  在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方面,广东纵深推进海洋生态修复“五大工程”,印发《广东省美丽海湾规划(2019-2035年)》,推动汕头青澳湾、深圳大鹏湾、深圳大亚湾、湛江金沙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珠海东澳岛、惠州考洲洋、珠海三角岛、广州南沙蕉门水道北岸滨海湿地以及湛江市红树林种养耦合项目等入选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广东完成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创下了全国总量最大、数额最高红树林碳汇交易记录。创新性提出红树林造林奖励机制,提高红树林碳汇资产转化效率,激发政府和社会力量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动力。

附件:
相关稿件:

广东人大
微信公众号

南方+客户端
“广东人大发布”
南方号

粤当家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