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杂志 | 中山:用扎实有效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5月5日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9期,刊发了《中山:用扎实有效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全文如下
中山:用扎实有效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在推动贯彻重大决策、保障民生福祉、强化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服务大局助力重大决策落地
聚焦经济发展开展监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
紧扣中山市委开展的“工改”(即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与治水两大攻坚任务,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迅速响应,组织全国、省、市、镇四级1700多名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代表们围绕“工改”提出121个问题、136条建议,针对水污染治理提出83个问题、50条建议。这些满载民意、反映实际的“金点子”经整理形成翔实报告提交,助力各部门和镇街协同推进工作。
为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将相关议案列为监督重点并制定方案,组织代表围绕工业投资、产业园建设等工作,每月定期视察调研并形成专报,推动解决了一批制造业发展难题。
为优化营商环境,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多项监督工作。完成规范性文件审查,聘请营商环境监督员,推动设立“中山企业家日”,开展政策满意度测评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打出人大监督“组合拳”,使得营商环境逐步改善,赢得企业和社会认可。
此外,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目标,一体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由常委会班子成员带队,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深入基层推动主要目标任务落实。对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等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深入开展预算法执法检查,严肃财经纪律。组织360多名中山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汇总82个问题,提出138条建议,解决53个问题,有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文旅融合等工作,以实干实绩交出了“百千万工程”的人大答卷。
关注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开展有力度、有温度的监督,守护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电动自行车是老百姓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牵头组成视察组,深入厂家、销售门店和住宅小区充电点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后形成报告,督促职能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有效推进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环五桂山7个镇街的人大代表视察调研,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组织代表在23个镇街对美丽河湖建设、农房风貌管控等进行视察,继续改善城乡宜居环境;办好民生实事,将供水用水安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事项纳入重点监督,推动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
创新方式扩大代表对监督工作的参与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代表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不断扩大人大代表对监督工作的参与,为人大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打造“双向”监督平台。“香山号”坚持实效化、系统化、规范化原则,充分发挥学习宣传、履职工作、服务联系、监督管理“四大平台”作用,创新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香山号”的专报专函专复功能,截至2025年4月上旬,共收到并完成办理代表建议396件,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中山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堵点难点问题。
利用“中山人大”微信公众号,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打造“回应市民”栏目,构建人大代表网上推动办理市民意见建议的全过程监督闭环。2022年至2025年4月上旬,通过该平台收集民意,成功推动解决1225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大监督更贴近群众。
接下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监督工作,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提升民生监督精准度,充分发挥代表在人大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护航中山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阔步前行。